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战争”、“和平”与“建设”的使用频率表。这反映了50年代以来
A.中国周边外交环境趋于改善B.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D.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2 . 建国初,一支国民党军残部几千人窜入缅甸境内并盘踞十年之久,且不时越界对云南边境进行骚扰破坏活动,而缅方却无力将其驱逐出境。在此期间,国内曾有一部分人多次主张越境追击以绝后患,但周恩来均予以坚决制止。周恩来此举旨在
A.保证万隆会议顺利进行B.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避免激化朝鲜战场形势D.防止开国大典节外生枝
3 . 联合国大厦里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壁画的主题叫“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新中国充分体现这一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另起炉灶”
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21-05-14更新 | 48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后,共和国的领导人和外交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在外交舞台上完成了一次次精彩的演出。下表是关于新中国对外关系的策略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策略史实
A“另起炉灶”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C“求同存异”方针1955年,促进日内瓦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D全方位外交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为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和平的国际环境,创造和睦的周边关系,保障中国的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中接连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重大行动。”这些“积极主动的重大行动”包括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 .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并特别指出:“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大舞台
B.突破了美国的包围封锁政策
C.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D.积极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2019-09-08更新 | 541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D.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
2019-01-30更新 | 3284次组卷 | 4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