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
时间外交成果
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友好关系
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D.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 . 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经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二战临近结束,美国同苏联的意识形态冲突日益显露。战后,美国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目标,霍普金斯表述过这一目标:“努力利用我们的外交力量,推进和鼓励民主政权在全世界建立。我们不应当害怕向世界表明我们的立场,即要求世界上的人民都享有建立一个真正民选政府的权利。”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   “中国外交必须坚持传统价值人与人的交往,国与国的交往,谁都不喜欢对方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胸怀和气度,给国际关系带来新风范、注入正能量。

——《人民日报》2014123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面对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新中国做出了哪一决定?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坚持传统价值”、“崇尚和谐”而提出的外交原则,并概述在该原则指导下,新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及其贡献(注意:会议及贡献写2个)。
2021-05-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而发展国家间关系,并主动创建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转变始于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采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70年代外交关系的重大突破D.邓小平不结盟政策的制定
4 . 从八大到十一大,新中国在对外关系布局中始终把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放在首位。从十二大到十七大,逐步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的成熟、稳定的外交布局。这其中一以贯之的政策或方针是
A.“一边倒”B.和平发展C.不结盟政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出席日内瓦会议D.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6 .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2018-06-10更新 | 5107次组卷 | 89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十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