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57年至1960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柱状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农业总产值稳步提高B.产业结构呈现不平衡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获得成功D.经济落后状况得到根本改变
2021-06-26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生在《辉煌年代国史丛书》一书中看到一张曲线图(如图),结合所学判断该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认可度调查B.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
C.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变化统计D.“驱蒋纳我”提案投票情况
3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一到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图四、图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分别发挥了什么巨大作用?
(3)图六是我国代表在第26届联大上的照片,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4)上述图片反映出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2020-02-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图3场景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
A.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B.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三   



材料四: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请回答:
(1)对材料一中的历史事件进行先后时间顺序排列,并指出该材料反映出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什么是用“恢复”这个提法?哪些因素使中国得以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材料三中图A有什么意义?根据材料四回答中国政府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什么?图A与图B之间有什么关系?
(4)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主要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哪方面的成就?
2019-09-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该图(  )
A.体现了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B.表明了农民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C.揭示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本质要求D.罗列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7 .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信片

材料二

材料三

(1)近代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灾难。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古老的北京城,请给材料一中的明信片拟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2)近代北京也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上述材料都是发生在北京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请说明相关的历史事件并阐述其历史意义。
(3)北京也见证中国外交舞台的纵横捭阖,风起云涌。材料三就是发生在北京的重要外交事件,图5引发了中国的全面抗战,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图5至图6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日关系的变迁,依据材料说明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