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
B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C1955年万隆会议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
A.AB.BC.CD.D
2 . 下图为中国1955—1965年农业总产值指数变化柱状图。以下解读中,正确的有

①总体:这一时期农业虽然经历曲折但总体仍有发展
②1955—1958年:土地改革陆续完成推动了农业发展
③1958—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④1961—1965年: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成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风雨兼程,折射出国运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十分害怕战争继续下去,为了求得停战,决心不惜任何代价。在2月的朝会中,文廷式要求迁都再战,但很快被否决。415日,中日双方举行最后一轮谈判,其间李鸿章在枝节问题上斤斤计较不已。例如最初要求从赔款二万万两中削减五千万两;甚至最后竟向伊藤全权哀求,以此少许之减额,贻作回国的旅费。而对于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款则无任何异议。18954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在马关春帆楼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清日战争:1894-1895

材料二   19717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材料一中清政府“十分害怕战争继续下去”的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清政府在签订《马关条约》的谈判中基本诉求。你如何看待“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款”?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概括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4 . 有学生在《辉煌年代国史丛书》一书中看到一张曲线图(如图),结合所学判断该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认可度调查B.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
C.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变化统计D.“驱蒋纳我”提案投票情况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后出现三次建交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第二次是1956—1965年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得益于
A.日内瓦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B.联合国大会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万隆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D.万隆会议中日邦交正常化
6 .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9-01-30更新 | 125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8 . 1972年9月,上台执政仅两个多月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并在访华期间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从田中上台到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仅仅用了84天,这种破竹攻势就连日本国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感。促成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D.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推动
2018-12-0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1
9 . 20世纪50至70年代,中美多次会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共识明确于
A.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B.1972年基辛格访华
C.1972年上海《中美联合公报》D.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
10 .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理由是她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④载人航天取得突破性成就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17-12-01更新 | 346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