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情况。该图(  )
A.体现了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B.表明了农民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C.揭示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本质要求D.罗列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2 . 下图所示为1950-1978年中日贸易概况。下列各项中对数据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在建国初期与日本没有任何往来
B.中日建交推动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C.70年代初期日本是中国主要贸易对象
D.经济交流决定着中日邦交正常化
3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提到:“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对上述材料“新形势”理解正确的是(   )
A.中苏开始结盟对抗美国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C.中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68年,成都军区军训部为购买一辆自行车给成都五金公司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五金公司负责同志:战部需购自行车一辆请协助解决,此致”。这封信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部门交流频繁,行政效率较高
B.国家全力备战,民政服务军事
C.经济体制僵化,生活物资紧缺
D.阶级斗争为纲,取消商品流通
5 .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写道:“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请你为上述内容确定一个最合适的标题
A.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对苏联的影响
C.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问题
D.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突破
6 .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历史事件是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B.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 .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主要体现在
①中共八大提出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
②号召大炼钢铁用十五年时间赶上英国
③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④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16-11-18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