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面对国内巨大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发展任务,我国仍于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东风-2A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实现了核爆炸。据此推知,当时
A.“八字”方针得到贯彻落实B.发展国防工业是首要经济任务
C.国家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局势D.国际地位提高促进了科技发展
2 . 《向科学进军:一段不能忘怀的历史》书写了新中国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历程。以下属于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的科技成果的有
①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④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A.①②B.③C.②③D.①②③④
2021-03-01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3 . 对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部分国家发表声明说:“世界上只有几个大国拥有核武器,是解除不了核武器威胁的,世界上应该有足够数目的国家要掌握这种武器,这样就可以互相制约,世界上的力量得到平衡,并进而由此导致彻底销毁全部核武器。”这些国家认为中国核武器试验成功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B.有利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将会加剧全球核军备竞赛D.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纵观近代以来的留学生回国,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为民族危难所牵引;第二,为国内新旧交替情形所激励。

人物                  简介
詹天佑
( 1861- 1919)
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同年回国。.
主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一京张铁路。
竺可桢
(1890-1974)
19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并致力于中国自然科学史的发掘事业。
茅以升
(1896-1989 )
著名桥梁专家。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同年回
国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行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一
钱塘江大桥。 新中国成立后,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邓稼先
( 1924- 1986 ).
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邓稼
、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钱学森
(1911- 2009 )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1955年,冲破种种
阻力回到祖国,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
献。钱学森离开美国时曾说:“今后我将竭尽努力, 和中国人民
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选取以上两则人物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论题,并进行简明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有历史视角,逻辑清晰。)
2021-02-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征集活动中,最终被确定下来使用的作品。这部作品右上角的数字“50”最有可能是为了纪念我国
A.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首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D.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6 .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从此,中国正式进入太空时代。”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20世纪
A.六十年代B.七十年代C.八十年代D.九十年代
2021-01-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2021-01-19更新 | 16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四地六校高二下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8 . 有学生整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的部分标志性成果。下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与图中位置形成对应关系的是

甲: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乙: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丙: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丁:1984年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A.甲-①B.乙-②C.丙-③D.丁-④
2021-01-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9 . 新中国成立时,科技人员不足五万人,除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这得益于
①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确立②中央与地方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设立
③“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实施④一批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1-01-09更新 | 3584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神话说,喷火的龙是全能的猛兽,它始终追逐着一颗火珠子,这象征着追求知识带好运气。今年是中国的龙年,它给赤色中国领袖带来了好运气。对他们来说,龙已经逮住了火珠子。”这封节选的外电报道的是中国终于
A.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C.获邀参加日内瓦会议D.强调文艺要坚持人民服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