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我国外交政策的一系列微妙变化表明:
A.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当时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束缚
C.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D.中国不再对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予无偿援助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道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材料二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描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外交政策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