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所示是1960年、1965年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单位:%)。表中的变化直接得益于(     
年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21.826.152.1
196537.332.330.1
A.“二五”计划期间的科技创新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C.中共中央对苏联模式的否定D.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2024-01-30更新 | 57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64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促成以上提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B.国内主要情况和国际形势发生变化
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D.积极参与第三次全球科技革命
3 . 下图所示为1965—1975年中国内地工业产值变化情况。这反映了(     

1965—1975年中国内地工业产值变化情况
A.三线建设促进了内地发展B.农轻重的比例已渐趋平衡
C.国家经济重心已转向内地D.西部大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2023-11-11更新 | 362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971年7月中美达成的尼克松访华协议引起苏联的忧惧,它对美国使出了如下招数:一再告诫美方,倘美国联华抗苏,必会恶化美苏关系,且为苏联所不容;在越南问题上大做文章,阻止中美在反苏基础上接近;利用苏美最高会晤削弱中美最高会唔的成果等。这说明(     
A.美苏对峙格局转向三国并立局面B.中美关系改善影响世界政治格局
C.中国与美国结成了反苏统一战线D.中美建交打破了美苏的战略平衡
2023-10-27更新 | 336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三线建设一般循着“迁建”、“包建”、“新建”三种方式,着眼点“是增强国防工业支持大规模反侵略战争的能力”,沿袭和发展了建立根据地、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在内地建成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这表明三线建设(     
A.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B.旨在应对严峻的外部威胁
C.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D.提升了人民文化生活水平
2023-10-04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表为我国1961~1965年国家债务收入和支出情况表(单位:亿元)。该表可以佐证(     
年份债务收入债务支出
国内公债和国库券向国外借款国内公债还本付息国外借款还本付息
19614.356.58
19623.956.42
19634.722.86
19644.270.96
19655.660.70
A.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B.国际环境的极大改善
C.三线建设布局初见成果D.宏伟目标的激励效应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开始引进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国人开始了“中国化”教育学的尝试;改革开放后,强调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这说明(     
A.中国教育深受苏联影响B.改革开放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外交方针影响教育发展D.政治环境影响教育方针制定
8 .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C.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的调整D.标志着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
9 . 下图所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航天科技成果。据此可知,中国(     
A.航天科技发展领先世界B.政府大力支持航天技术的发展
C.国防力量得到显著增强D.航天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10 . 毛泽东在1964年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工厂可以一分为二,要抢时间迁到三线去,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备后方,不仅工业交通部分要搬迁,而且学校、科学院、设计院都要搬迁。”这表明我国实施大三线建设的目的在于(     
A.平衡城乡布局B.发展科学技术C.完善工业体系D.维护国防安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