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某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建国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的论文,请你为该同学选择适当的材料。下列选项不能够选入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收集关于中印、中缅之间谈判的有关材料
B.参加万隆会议——收集有关周恩来“求同存异”讲话的材料
C.中日邦交正常化——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D.中美关系改善——收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谈话记录
2019-09-1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后出现三次建交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第二次是1956—1965年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得益于
A.日内瓦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B.联合国大会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万隆会议中美关系改善
D.万隆会议中日邦交正常化
4 . 1971年匈牙利代表团副团长在一次重大的国际组织大会上说:“2758号决议的通过纠正了一个存在已久的严重的历史性的不公正”,“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伟大中国的前进”该决议的核心内容是
A.中日邦交正常化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D.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019-01-30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大衢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②是中 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 . 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7 .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
B.苏联东欧国家支持中国
C.美国霸权地位江河日下
D.欧洲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8 . 某公告指出:“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打开了中美两两国交往的大门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D.中美建交促进中日建交
9 . 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表明美国政府
A.对台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B.确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
C.认可“一个中国”的立场
D.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7年农业产品产量
产品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食1.95亿吨19%30%
棉花164万吨26%93%

材料二   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7年中国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8—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