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伟大的建设成就
原因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人民奋斗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成就生产生活领域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两弹一星”增强了国防力量。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这期间建设起来的一些基础设施等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时代精神形成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
外交领域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____年,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这些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意义历史进程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2022-09-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2 . 关于大跃进运动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工业上大炼钢铁
B.农业上大放卫星
C.盲目追求速度,急于求成
D.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3 . 中共八大(1956年)
(1)主要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_______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_______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这是我国建设_______的一次成功探索。
2022-10-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3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成效
(1)香港、澳门回归
过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2)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缓和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对话①“九二共识”:1992年11月,海峡两岸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②汪辜会谈:1993年4月,海协会、海基会负责人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发展①颁布《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②习马会面: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2022-09-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5 . 建设社会主义:政策调整
(1)表现
____方针:从____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________、充实、提高”的方针。
②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调整。
____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重要成果。
④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2)结果:1962年下半年到____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2023-10-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6·纲要上第2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6 . 过程
(1)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后,中央文革小组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
(2)1967年初,“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
(4)1971年9月,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5)1972年______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6)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经济形势明显好转。
(7)1976年9月,______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0月,被粉碎。
2022-10-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经济上

一化三改
背景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内容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_____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结果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②“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政治上

民主法
制建设
1954年宪法①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性质及原则:这是一部________类型的宪法,体现了________原则和______原则
政治制度体系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思想上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022-09-2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8 . 原因
(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毛泽东强调“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022-10-25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准备: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通过了《_____》等重要文件。
2022-09-2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政策调整
(1)目的:为了克服困难,恢复经济发展。
(2)概况
①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_______”的方针。
②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③1962年初召开的_______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
④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_______”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3)结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2022-10-0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3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