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2 道试题
1 . “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1958年发表于《中国青年报》),这首江西民歌反映了下列哪一历史史实
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状况的结论是
A.追求高速度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B.三年经济困难造成经济巨大破坏
C.压缩投资以实现国民经济调整
D.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3 . 有评论说,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该评论的推理逻辑是(   
A.中国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B.国力是国际地位的基石
C.中国具备联合国成员的资格D.国际上对中国拥核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是1975年江苏省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表格中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
原油100 万吨160 万吨180 万吨210 万吨
发电量8.7 亿千瓦15.3 亿千瓦17.5 亿千瓦20. 8 亿千瓦
货运量250 万吨410 万吨474 万吨481 万吨

A.大办工业、农业运动的开展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C.邓小平全面整顿政策的推行
D.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落实
5 .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供应(见下图),即政府对粮食、棉花、食用油等采取统购统销政策。对这一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保证了人民基本生活物资的需要
B.是在物资比较丰富的条件下实行的
C.缓和了生活必需品的购销矛盾
D.在当时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7 .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市镇户籍迁移人数农村户籍迁移人数
1956634-573
1957419-117
1958521-306
19591436-942
1961-498-110
1962-13791018
1963-44840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中的叙述是中共在某次会议前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宝贵探索,它有利于
A.“三大改造”的启动B.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展开
C.“八字方针”的实施D.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
姓名: 张卫红 推荐评语
性别: 男        出生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20多年。
年龄: 35岁
家庭出生: 贫农
文化程度: 小学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B.《义务教育法》实施
C.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D.文革后恢复高考
10 . 下列四幅折线图中,最能显示十年“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2012-02-08更新 | 47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