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单元综合与测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下飞机后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尼克松事后写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访华中美达成了
A.《上海公报》B.《建交公报》C.《八一七公报》D.“九二共识”
2 . 从近代以来中国形成一批工业中心,带动了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   


——资料来源:薛风璇《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1中工业分布特点,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2)与图1相比,对图2、图3中建成的主要工业中心分布的变化进行合理解释。(要求∶表述成文,层次分明,逻辑合理。)
2021-12-28更新 | 43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关测试】
3 . 据保守统计,“文化大革命”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172万,受迫害的人数更以千万计。为此,著名作家冯骥才采访了上千名“文化大革命”经历者,从中选出了一百人作为代表并写下了《一百个人的十年》一文。最后,他说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B.是文学艺术的一场浩劫
C.是政协制度遭到破坏D.全国掀起了夺权浪潮
4 . 1965年至1975年,西北、西南等三线地区共完成基建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这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2021-06-01更新 | 492次组卷 | 22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程-统编版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2年,美国国务院新设了一个“大陆中国事务”科。一年以后,它升格为完全独立的“亚洲共产主义事务”司。1963年11月,肯尼迪宣布,“我们并不拘泥于一项敌视红色中国的政策”。这表明
A.中国的重要性得到了美国的承认
B.中国国力急速提升迫使美国调整政策
C.冷战政策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D.美国逐渐放弃了单纯的意识形态外交
6 . 他(如图)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他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他”就是
A.时传祥B.焦裕禄C.王进喜D.杨善洲
7 . 《人民日报》某日头版头条,撰写了如下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向从事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解放军指战员、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工作者和一切有关人员,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结合时代背景判断,受“祝贺”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进入预定轨道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中国掌握“一箭多星”技术
8 . 一位美国记者在报道中指出:“可能成为20年来在恢复美国和共产党中国已经中断的对话方面所采取的最有意义的一个步骤,竟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一一乒乓球赛场。”这一“步骤”
A.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B.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C.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红卫兵砸了只花瓶,拿走了父亲(张治中)的佩剑,还责问为什么不挂毛主席像和语录,……红卫兵走后,父亲对家人和机要秘书说:‘今后若干年,这将是一个大笑话。’”这说明
A.“文化大革命”不得人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抵制
B.“文化大革命”的重点是整党内外的当权派
C.对“文化大革命”的重新评价是历史的必然
D.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的急先锋和主力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0-11-18更新 | 205次组卷 | 6卷引用: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十年(2012—2021)历史高考真题(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