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不同版本《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1978—2012年的部分新词汇,表中内容主要反映了我国(     
年代及版次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版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年第3版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2023-08-21更新 | 69次组卷 | 34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时间大事记
12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和上海,充分肯定试办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决策
3中共中央、国务院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提出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福建55位厂长的呼吁书《请给我们松绑》刊发,要求增加企业经营自主权
4中国开始颁发第一代身份证,"职业"等没有成为身份证内容
5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
10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支持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放宽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现了党在经济理论上的新突破,规定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
11上海飞乐音响发行股票
12年终盘点:"我们都下海吧"成为民间热词,中国现代企业诞生和企业家创业最为集中的一年,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84年)》编制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释放的活力"为题,对这一年的改革开放大事记写一个历史述评。(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3-22更新 | 371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工业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读图,回答问题。

图1
20世纪5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图2
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材料   19822004年“三农”工作一号文件内容节选1982年:对于(农村)家庭副业和专业户,必须实行积极扶持的政策,在资金、技术、供销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我国耕作制度复杂……农业机械化必须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

1983年: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1984必须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商品生产服务体系……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

1986年:伴随着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的种植专业户。

2004年: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有限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央和地方要支持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19822014)》


(1)解读图1、图2,指出该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2)提取材料信息,从多角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4 . 据1993年3月26日的江苏《连云港报》报道:“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通知精神,我市决定从1993年4月1日起,全面放开粮食、油料购销价格,不再使用粮食、食油票券。”该报道反映了
A.粮油价格不再受政府指导B.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
C.计划经济体制已完全破产D.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全国办理集镇自理粮户口的达1633828户,即4542988人。这表明
A.乡镇企业得到重大发展B.联产承包促进人口流动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现代企业制度已然完善
6 . 信息提炼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各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1)指出图1、2、3分别反映的我国政治制度的名称。指出与图1相关的重要历史信息,并从新中国政治建设方面说明其意义。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 ……对投资额达五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或者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材料三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

——《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

材料四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2)据以上二三四材料概括,经济特区实行了哪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特区的建立有何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仿照表格其他部分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2021-01-27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成就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确立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
C.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D.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的第二位
8 . 下图为1988-1997年我国城乡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变化情况。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由于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启
C.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推动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展开
9 . 1987年日本那霸开辟为自贸区、1989年泰国谢布省进行自由经济区建设。这些开放举措从时间、规模上都与我国层次相同,意味着我国在吸收外资、转移产业上面临激烈竞争。为应对这一局面,我国
A.设立珠江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B.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长江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D.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决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①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法治中国的建设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