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截至2020年底,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达到4000多万家。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整体规模和质量也都有了明显提高。这表明(     
A.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B.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已走向世界
C.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D.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效显著
2 .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成功创造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中,中国人靠自己的双手将国家建设成有完整产业链、具有坚实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重要“一极”。下列不属于这40多年中中国模式探索的是(     
A.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国营企业广泛推行承包责任制
D.“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2023-10-07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1978—1982年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78年

1980年

1982年

年人均纯收入(元)

133.6

191.3

270.1

A.经济特区广泛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沿海港口城市开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4 . 下表为1952年、1978年、2018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统计情况。据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52年50.520.828.7
1978年27.747.724.6
2018年7.240.752.2
A.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发展B.国内生产总值急剧增加
C.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D.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不同版本《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1978—2012年的部分新词汇,表中内容主要反映了我国(     
年代及版次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版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年第3版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2023-08-21更新 | 69次组卷 | 34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6 . 1979年4月,广东省领导向中央汇报:“我们省委讨论过……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先走一步”是指实行(       
A.土地改革B.国企改革
C.包产到户D.对外开放
2023-06-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93年的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表述道:“全年城镇新安排就业700多万人,年末城镇待业率为2.3%。”1994年,有关内容改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5万人,年末城镇失业率为2.6%。”以上关于就业状态用词的变化反映了(       
A.思想解放助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B.市场机制的无序性弊端已显现
C.国有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经济活力
2022-11-10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将“工业自己,农业中国”作为对华基本经济政策,迫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原料产地,中国农产品及农产制品大量销往国外市场,导致中国粮食大量出超和农村劳动力流失,饥荒问题屡屡发生。因此在进行农业雇佣经营、农业公司化、集团化经营之外,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改良”尤为关键。19世纪80年代,郑观应主张农事发展“必先通格致,精织造”“与洋人分利”;梁启超在《农学报》中强调“近师日本,以考其通变之所由”;袁世凯也呼吁农事应“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1906年,清政府将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并对农事事务实行分科办事、垂直管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分别组织了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和耕种合作社,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材料二19491957年,中国农业产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推动了全国土地改革。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农产品“统销统购”政策,以确保有限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大量资金和资源。19581977年,农业发展中存在“左”倾思想,存在着严重的浮夸风,经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种植技术的创新,到1978年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广,逐步破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较大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向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农业安全体系、加快农业科研等方面不断努力。

——摘编自陈红英戴孝悌《新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演变进程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业转型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并综合材料谈谈对近现代中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2022-06-27更新 | 683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内容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直属海关的隶属海关空间变动状况。表中变化
时间变动状况
1979年至1991年我国海关增长中,以沿海各关隶属海关的增长为主,沿边、沿江及内陆直属海关增设较少
1992年至2001年入世前仍以沿海直属海关增长最快,沿边和内陆直属海关也进步显著,但中西部的一些省份如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无任何变化
2001年入世后至2012年沿边各直属海关的隶属海关增设数量不多,沿海各直属海关增设的隶属海关数量少于沿江和内陆直属海关
A.说明我国海关制度不断完善B.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C.主要受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D.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10 . 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的地区是
A.经济特区B.经济技术开发区C.天津滨海新区D.上海浦东开发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