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78年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产生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民工”;到90年代后,大批农民工“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甚至出现了“离土不返乡,进城又留城”的向“市民”转化的趋势。这一变化(       
A.增加了农业生产收入B.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
C.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D.推动了城市经济改革
2024-03-24更新 | 136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们必须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并开始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发展我国的五金、燃料、机械、电力工业与国防工业,使1957年的工业生产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标》

材料二   19982000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比较表

年份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数值
(亿元)
比重
(%)
数值
(亿元)
比重
(%)
数值
(亿元)
比重
(%)
199820833.903362162.901775033.21
199932455.623557161.571895432.81
200055207.944055458.322346533.74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重点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五计划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类工业企业的产值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3 . 习近平在《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昐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据此可知,改革开放
A.顺应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趋势B.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C.是综合考虑国情和国际形势的结果D.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中韩两国经中国香港地区开始了间接贸易,开启了中韩两国的经济往来,下面为1978~1991年中国对韩国贸易示意图。


——齐欣《中韩经济一体化趋势分析》

材料二   下面为2002~2012年中国对韩国进出口额及贸易总额变动趋势图。


——维《中韩贸易条件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78年至1991年中国对韩国贸易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双边贸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02年以来中国对韩国贸易稳定增长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韩贸易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所示为1980~2008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变化统计情况(单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现代企业制度促使国有经济投资多元化B.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行
C.经济全球化推动中国城乡经济持续发展D.市场化改革带来社会生产力大解放
2024-05-03更新 | 8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下表,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1980年和2000年农民各项支出占比表
年份吃、穿、住(生存型消费)发展享受型消费
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信家庭设备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
1980年87,98%12.02%
2000年70,35%29.65%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C.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D.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7 . 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示占比变化(       

A.有利于民众失业问题的解决
B.体现了城市产业结构的日益完善
C.反映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A.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B.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9-14更新 | 1276次组卷 | 4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图 图2:张謇的大生纱厂 图3:5G下的智能制造工厂

材料二   皖江地区拥有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独具魅力的生态资源。同时皖江也根据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以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为契机,立足已有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规划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前景广阔、导向性和带动性均较强的新兴产业,并逐步把它们培育发展成长江经济带和我国中部地区的区域性龙头产业。

——摘编自《安徽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图中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并简要说明引起生产变化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022-05-3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皖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大事表

时间大事
19506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11952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09%
195312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决议指明引导个体农民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合作化发展道路。
195612全国96.3%农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全国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图1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图2   1992—2012年某县GDP增长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特征,结合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的史实,说明我国生产关系变革的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图1的数据变化,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2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