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因报考人数过多,加之国民经济尚在恢复,印制考卷的纸张匮乏,党中央决定调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进行印制。高考制度的恢复反映了(     
A.高等教育向体系化发展B.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人才断层问题彻底纠正D.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
2024-05-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80—1984年,全国的短期职业大学从无到有,发展到84所。这类职业大学办学经费来源是“上级教育部门给一点,地方财政筹一点,社会各方面资助一点,学生缴纳一点”;在教学方式上,围绕职业性做文章,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不包分配。这表明当时(     
A.大学教育实现了普及化B.“科教兴国”战略逐步实施
C.教育改革渗透市场因素D.经济体制改革造成人才过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78年2月,邓小平在四川的讲话中说到:“农村和城市都有个政策问题。我在广东听说,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农民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怎么能行?”这表明邓小平(     
A.主张促进市场经济发展B.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C.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D.推动改革开放稳步开展
4 . “回望来路,风雨如磐。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关头,制定重大历史决议,拨正了航船前进方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领导举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这些起义大多数失败了。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材料二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材料三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材料四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上述材料均选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开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及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历史决策。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专门印发了《苏联在二三十年代是怎样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经济的》等参考材料,同时指出,我们应该研究日本、西德(联邦德国)、南斯拉夫等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的情况,很好地借鉴他们的经验。由此推断,中央工作会议
A.完成了工作重心的转移B.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C.转变了经济发展的思路D.认可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2021-07-18更新 | 321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部分五年
规划(计划)
重大事件及成就
一五计划
(1953—1957)
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 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五计划
(1958- 1962)
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国民经济增长最低-31%,最高32.2%,平均0.65%。1960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六五计划
(1981—1985)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出口额在世界的位次由1980年的第28位上升到1984年的第10位。1982 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战略;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八五计划
(1991—1995)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速最快,波动最小的时期。199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 年10月,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十一五规划
(2006—2010)
由此进入“五年规划”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06 年1月1日,全面取消农业税。2008 年8月举办北京奥运会。
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5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累计与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外交思想。

——根据共产党网《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整理


综合以上材料,从经济或政治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提取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准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
2021·广东·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77年11月,针对广东“边防宝安一带,偷渡外流严重”的问题,邓小平沉重地说:“这是我们的政策出了问题。”1979年3月,在广东省省委书记习仲勋推动下,省委批准宝安县委《关于发展边防经济的若干规定》,宝安人口不逃反增。这表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加速B.经济改革在实践中探索
C.对外开放迈出了实质步伐D.地方先行倒推中央改革
2021-04-20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