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党费,是党员向党组织缴纳的用于党的事业或党的活动经费。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党费制度在某些时间段的发展概况。

时间

概况

1922年规定:“本党一切经费收支,均由中央执行委员会支配之。”党员“欠缴党费三个月”必须开除之。
1941年首次对党费的性质、用途、交纳方法和检查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1945年“各地党员及候补党员应缴党费数额,由各省委、边区党委或其他相当的党委规定实行之。”此后,党费的征收标准因地而异。
1952年将党费集中中央统一使用、拨付,重新明确了党费收缴标准和党费使用办法。
1956年“最近发现有的地方的党组织动员党员尽量多交党费,以致影响了某些党员的生活,这种现象应该加以纠正。各地党组织应该教育党员按规定缴纳党费,不要动员多交。”
文革时期有的党员长期不按规定交纳党费;有的单位没有专人管理党费,账目混乱;有的随意开支党费,挪作他用,甚至贪污党费。
1980年全党开始着手恢复和建立新的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相关制度。
1992年对党费的收缴、管理、使用审批、报告和检查制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成为党建立系统化、科学化党费制度的重要标志。
2008年党费缴纳比例按每月工资税后收入多少而定,征收比例分别为工资税后收入的0.5%、1%、1.5%、2%。

——摘编自万丹:《中国共产党党费制度的历史考察》

提取材料中任意三个时间点(时期),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朱元璋采取鼓励垦荒政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增至4亿3千多万,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当时的学者洪亮吉觉察到这些问题,提出了调剂人口的思想,但没有被重视。

民国初期,国事衰败,“人满之患”的弊端日渐暴露。以《东方杂志》为代表,众多报刊积极刊登人口研究文章。这些文章运用西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反对人口增殖的传统人口观,试图通过人口品质提高、优生手段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

下表为《东方杂志》涉及人口研究的文章统计表   

文章篇数 (部分)涉及人口理论9篇,强调生育控制4篇,人口调查15文章作者 (部分)陈长潇、潘光旦、孙本文、乔启明(人口 学者),竺可帧(气象学家)、彭家元(农 业学家)、张荫麟(历史学家)

——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呈现阶段性特征,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50年代经济建设中“深深感受到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人手不足”,彼时“人多力量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上受苏联鼓励人口增长的影响较深,党和政府对生育行为进行嘉奖。“鼓励”性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1957年马寅初著作《新人口论》深入剖析了当时中国的人口问题,60年代国务院首次提出计划生育。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第一次被写进《宪法》,国家明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1世纪后,我国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短缺等问题,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摘编自马红鸽、贺晓迎《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的历史背景,概括民国初期人口研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影响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05-14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无锡一市民的家庭账册。这反映出
时间家庭总收入(元)家庭总支出(元)大饼油条价格(元)
1979年1568.31003.970.25
2000年30595.1213705.180.25
2008年65872.4539564.723
2018年112358.6878546.236

A.人们日常消费开支大幅增加B.粮食紧缺导致物价不断上涨
C.家庭支出占比呈现持续增长D.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 . 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经济与外交发展状况简表

时间经济状况外交状况
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推行。
国家财经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
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中苏关系恶化。
这一时期越南、法国、印度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23个。
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八字方针”。
经济经历困难后逐渐恢复。
文革动乱波及经济领域。
中苏关系恶化。
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这一时期古巴、法国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16个。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工作时期,经济好转。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进步。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建交。这一时期西方与中国建交国家达62个。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册)等


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经济与外交关联,信息提取可以从表中一个时期状况论证,也可以结合几个时期综合论证,史论结合。)
2017-10-06更新 | 436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