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如图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情况的统计。由如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改革开放促进了工业化进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 . 1998年,全国上下通过召开纪念大会、理论研讨会、座谈会,组织创作文艺作品、出版物、举办展览和大型音乐会,发行纪念邮票等多种方式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人民日报》也开辟专栏,发表一系列纪念文章。这些活动的开展(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C.有利于凝聚改革共识D.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北京内联升大事记

时间事件
1853年内联升在北京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开张。
19世纪70年代内联升凭借朝靴的生产享誉全城,像李鸿章等这样的高官都脚蹬鸟黑光亮的黑贡缎鞋面内联升朝靴上朝。
1901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夺,东江米巷被焚,内联升亦未能幸免。《辛丑条约》签订后,内联升的经营每况愈下。
辛亥革命后内联升再难固守它高端的朝靴定位,目标开始关注普通大众,由此产生了跨时代意义的产品——千层底布鞋。
全面抗战时期北京沦陷后内联升业务也受到影响。
解放战争时期在通货膨胀和苛捐杂税的影响下,生产状况日下,濒临破产。
1956年内联升鞋店变成了国有企业,内联升千层底布鞋成了北京名牌产品,并且走向全国各地。
1977年恢复老字号名称。
1988年内联升的销售业绩不断攀升,市场份额不断增大。
2001年企业性质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成为了公司股东。
2018年推出大内联升副线品牌,联名IP和腾讯游戏合作的款式,包括大鱼海棠、王者荣耀等系列。

——摘编自姜铁军《内联升传奇》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内联升与中国社会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B.市场经济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87年,上海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的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公开招标择优选聘经营者,实行职工竞聘上岗,内部也实行经济责任制,将经济指标分解,层层落实。这些措施(     
A.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潮流B.解决了政企职责不分的弊端
C.理顺了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D.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2024-01-09更新 | 348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2024届普通高考模拟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79年3月1日,国务院决定对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菜牛、菜羊、鲜蛋、水产品等18种主要农副产品平均提价24.8%收购,并对粮棉油等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其中,粮食超购加价50%,棉花统购价超购加价30%。这一举措(     
A.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B.推动了城乡经营方式改革
C.满足了新兴工业城市的需求D.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完善
2023-12-13更新 | 164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7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0年达到3712万吨,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多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B.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D.成功加入世贸组织
2023-12-13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8 . 1990至1992年,广东在对 94 种不合理的商品价格和收费进行调整的同时,又对 54 种不合理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及收费项目进行调整,对一些实行“双轨制”的商品实施并轨改革,一次性放开了 282个商品品种的价格。这表明当时的广东(     
A.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B.全面推行价格双轨运行机制
C.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D.计划经济全面转向市场经济
2023-11-21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诸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它是大一统下的“夷夏之辨”,具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   “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政治范围内,包括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的结构;经济范围内,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资源的分配;文化范围内,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组织;社会范围内,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尤其注重精英阶层的作用。这四个方面交叉影响,互相制衡,总的结果呈现为复杂共同体本身的强弱、盛衰和聚散。

——摘编自许伸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材料三   195312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的基础”。

1964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9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摘编自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的复杂系统中,社会、文化两项变量套叠非常紧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期,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该时期“现代化”的侧重点,并加以阐释。
2023-11-17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告上了《人民日报》

材料一: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四川宁江机床厂的广告,这是《人民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

   

材料二:厂里作出打广告的决策,引起一场风波。

同意者说:“机床既然容许买卖,为什么不能登广告?”

反对者说:“不管怎么讨论,上面没有发布生产材料已经成为商品,贸然把广告登出去,很可能会政治错误。”

“政治错误”!这四个字在当时很可怕。除了担心犯下政治错误外,大家还担心一旦登出广告得罪了物资部门,以后有求于对方时不好办。

“如果出事,大不了不当厂长了,我已经做好了蹲监狱的最坏打算”。

——刘伦宝回忆(1978—1991年任宁江机床厂厂长、党委副书记)

材料三:当年(1979年)8月5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发表了一篇《产销直接见面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现行的沿用了多年的机电产品分配办法,有很大的缺陷……产销见面的试验,就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改革。”也有报纸刊登出了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对“产销直接见面”的一些看法》,认为宁江机床厂的做法“没有很好体现以计划调节为主”的原则”,“是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则相违背的”。

——据1979年《人民日报》等报刊整理

结合材料,以“改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1-16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