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表所述史实可以用来说明,“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时间史实
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拉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13日《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签署,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2年1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A.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同B.改善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C.明确了和平统一的唯一性D.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023-03-22更新 | 42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一个环节为众多儿童手举和平鸽样式的灯组成一个心形图案。在图案即将完成时右下角出现一个“迷路”的孩子,在另外一个孩子的带领下最终完成了整个图案。而在“迷路”的孩子回归图案时,众多孩子都对“迷路”的孩子翘首以待。这反映了
A.海峡两岸关系正在逐渐解冻B.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广泛认同
C.海峡两岸对祖国统一的期盼D.提出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2022-05-16更新 | 58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况昔日郑逆所以得负抗通诛者,以台湾为老巢,以澎湖为门户,四通八达。今地方既为我得,在官兵,星罗棋布,风期顺利,片帆可至,虽有奸萌,不敢复发。

——摘编自施琅《恭陈台湾弃留疏》

材料二   当初(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可以很容易地用来为香港问题提供框架。如果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甚至可能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一国两制”使香港重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尽管它保留了另一种制度。

——摘引自【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台湾收复之于清朝的战略意义,结合所学,指出台湾收复后清朝对其建设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香港“重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的国内意义,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陆为“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所做的努力。
2022-04-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坐上那动车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天安门上太阳升,……去看看那红旗漫卷映山红,还有那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21年一曲《2035去台湾》爆红网络,引发共鸣。此曲走红说明(  )
A.“一国两制”成为两岸民众共识B.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C.祖国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D.民众希望两岸实现互联互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74年1月中越西沙海战爆发前后,台湾当局曾声明,“中华民国”是南沙、西沙等群岛的唯一合法主权的“国家”此后,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连续报道了“中共与越军西沙群岛发生海陆战斗”的战况,报道一改过去“共匪”的基调。这说明
A.“九二共识”具有历史渊源B.台湾当局改变对大陆的政治立场
C.海峡两岸关系正在逐渐解冻D.“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广泛认同
2021-10-07更新 | 648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某学者认为:“台湾社会是一个‘分裂社会’,内部存在很多结构性分歧,任何激进立场只会强化它的分裂倾向,而‘一国两制’承认台湾的现实,主张通过谈判沟通来强化两岸关系,这是唯一可能被台湾接受的两岸关系方案。”该学者认为“一国两制”构想
A.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B.解决了台湾内部分歧
C.得到台湾人民的认可D.推动了两岸关系发展
2021-05-11更新 | 550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2021届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