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在即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让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这虽然是历史的惯性所致,但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

——马立诚、凌志军«交锋»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

——选自«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新长征”的含义是什么?为了加快“新长征”的步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先突破“禁区”的是哪两个省?这种“突破”有何积极作用?
(3)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谈话”的社会背景.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该“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89年,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通过决议,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成为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五一”劳动节。表5体现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一”劳动节的重视。

时间

内容

1927年5月1日

中共发表《告中国民众书》,提出:“今年中国工人阶级的‘五一运动’,绝不仅是宣传示威而已,中国工人阶级已经要力争自己阶级利益的保障,用自己的力量保障革命的胜利和工人阶级的利益。”

1939年4月12日

《中共中央关于开展职工运动与“五一”工作的决定》提出在“抗战中去解决工人实业、饥饿的问题,以增加抗战建国的力量”

1948年4月30日

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促成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等一系列重大方针

1950年4月29日

刘少奇在“五一”劳动节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劳动者是文明的创造者,劳动者应该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人们”

1961年5月1日

毛泽东指出“工人要有革命骨气,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1984年5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文化科学水平较高的一部分,要搞四个现代化,必须把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后两个阶段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2)从表中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后各选一个时期,对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进行合理解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