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5 道试题
1 . 2023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时重谈浙商“四千精神”,即“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关于“四千精神”的最早的完整文字表述出自1985年12月《解放日报》的报道,该报道不可直接用于研究(     
A.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B.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2023-11-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漫画是一种以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以下漫画反映的时期是(     
   
A.建国初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 . 如表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同时期宪法修正案的修正情况(部分)。这反映出(     
时间修正情况
1988年第11条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1993年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A.立法工作回应民生关切B.所有制结构已发生重大改变
C.法治建设适应改革需求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改革开放后家电行业的发展历程,见如表。由此可知,改革开放后(     
1985年冰箱、洗衣机、空调生产需要国家颁发的定点生产许可证
1986年每百户城乡居民拥有洗衣机60台、录音机52台、冰箱13台、彩电27台
1986年广州建成从日本松下电器株式会社引进的年产百万台的冰箱压缩机
1987年开始举办国内家电展,展示家电企业研发的新产品
1987年大宗产品冰箱、洗衣机被列入第一批“暂停进口、引进生产线”的项目
1988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成为第一家行业自我管理的社团组织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中国开始参与国际经济分工D.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不断完善
2023-11-18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一直都是相辅相威、互相促进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逐渐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迈进。根据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分为3个阶段,即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每个阶段都根据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制定了相应的农业政策,工业化初期规定在土地归农户所有前提下施行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合作经济,农业发展目标是恢复农业生产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阶段在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实行集体所有制下的集体经营,目标是积累原始资本;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土地是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等,实行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双层经营和多元经营,农业目标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保障食品安全。

——摘编叶伟娇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政策对农业投资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材料二   如图是1949-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家工业化三个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2018年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趋势并分别说明原因。
2023-11-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诸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它是大一统下的“夷夏之辨”,具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   “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政治范围内,包括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的结构;经济范围内,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资源的分配;文化范围内,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组织;社会范围内,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尤其注重精英阶层的作用。这四个方面交叉影响,互相制衡,总的结果呈现为复杂共同体本身的强弱、盛衰和聚散。

——摘编自许伸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材料三   195312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的基础”。

1964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9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摘编自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的复杂系统中,社会、文化两项变量套叠非常紧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期,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该时期“现代化”的侧重点,并加以阐释。
2023-11-17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告上了《人民日报》

材料一: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四川宁江机床厂的广告,这是《人民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

   

材料二:厂里作出打广告的决策,引起一场风波。

同意者说:“机床既然容许买卖,为什么不能登广告?”

反对者说:“不管怎么讨论,上面没有发布生产材料已经成为商品,贸然把广告登出去,很可能会政治错误。”

“政治错误”!这四个字在当时很可怕。除了担心犯下政治错误外,大家还担心一旦登出广告得罪了物资部门,以后有求于对方时不好办。

“如果出事,大不了不当厂长了,我已经做好了蹲监狱的最坏打算”。

——刘伦宝回忆(1978—1991年任宁江机床厂厂长、党委副书记)

材料三:当年(1979年)8月5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发表了一篇《产销直接见面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现行的沿用了多年的机电产品分配办法,有很大的缺陷……产销见面的试验,就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改革。”也有报纸刊登出了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对“产销直接见面”的一些看法》,认为宁江机床厂的做法“没有很好体现以计划调节为主”的原则”,“是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则相违背的”。

——据1979年《人民日报》等报刊整理

结合材料,以“改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1-16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80年,中共中央颁布了第一个肯定包产到户的中央文件。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将土地承包期政策延长15年不变。2004年后,中共颁布一系列文件,对土地承包中的纠纷解决及经营权流转问题采取系统化、科学化的措施应对。这些做法(     
A.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B.一定程度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
C.大大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D.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恢复了过去享有盛誉的武汉海关,开辟了可以直航国外的武汉、黄石两个港口。1983年,湖北省政府决定建立对外经济贸易厅,统一管理外资、外经、外贸工作,建立和扩充了10多个相应的进出口营运公司。这些举措(     
A.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B.加强了对外贸企业的集中管理
C.为对外开放营造了有利环境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构成表(人均消费性支出=100

项目19901995200020082009
食品54.2550.0939.4437.8936.52
衣着13.3613.5510.0110.3710.47
居住6.988.0211.3110.1910.02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147.447.496.156.42
医疗保健2.013.116.366.996.98
交通通信1.205.188.5412.6013.72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1.129.3613.4012.0812.01
杂项商品与服务0.943.253.443.723.87

——《中国统计年鉴2010》


(1)根据材料,提取至少两条城镇居民消费变化趋势的信息。
(2)任选一条城镇居民消费变化趋势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023-11-16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