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中的乡村建设

材料一

时间数据
1949年至1952国家用于农村建设的经费占农业税的比重从37.7%上升至约70%。农业生产总值增长了53.4%,年均增速约15.4%。
19529全国除西藏和台湾外,共建乡(行政村)284026个。
1953年初清匪反霸斗争基本完成,共歼灭匪特武装人员240余万人。
1953年春全国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7亿亩的土地和其他生活资料,农民还分得了耕畜297万头,农具3954万件,房屋3807万间,粮食5.25亿公斤。

材料二   1979年,广西宜州宜山县三岔公社合寨大队果作屯的农民将田地承包到户。翌年1月,果作屯农户每户派出1位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并制定了“村规民约”。1983年,中央指导人民公社体制改革沿“实行政社分设”的方向推进。到1985年春,全国5.6万个人民公社改建为9.2万多个乡(镇)人民政府,取消了原有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建立了82万多个村民委员会。1978年到1994年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发展。到1998年,乡镇企业发展到2004万个,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小城镇迅速崛起,促进了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

——摘编自王景新《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建设的历史脉络和阶段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我国大力加强乡村建设的原因,并概括其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的“新”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促进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推动配套政策不断完善。下表是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主要政策文件(部分)。

时间政策文件主要内容
1984年1月《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0年以上:指出对农村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如专业户、带头致富、带头发展商品生产或革新技术的应该珍惜爱护与支持。
1984年3月转发农牧渔业部《关 于开
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
将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指出它是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兵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1984年5月转批《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开放大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对这些城市再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1984年10月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系统的全盘性的意见。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规定了具体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如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普遍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上海市开始股份制试点。
《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根据"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的精神,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
范围。
《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支持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放宽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

——依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编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政策制定与时代发展”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2-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从户籍上限制农民进城的旧规定。这一做法
A.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发展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适应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解决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