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为1992年和1997年全国私营企业部分数据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1992年、1997年私营企业的发展
年份雇工人数(万人)增长率注册资本额(亿元)增长率总产值(亿元)增长率
1992年201.526.1%22179.70%205.139.9%
1997年1 14514.4%5 14037.00%3 922.521.6%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
C.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D.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2023-02-04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
A.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2020-12-11更新 | 44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
3 .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历经无数次险恶的国内外环境的磨砺,一次又一次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部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调整空间战略,是党夺取政权、掌握和巩固政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的空间战略选择与布局,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必须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城市与农村空间中进行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对党的历史产生过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党史活动原有的展开路径与模式,衍生出了全新的党史发展轨迹。

——摘编自崔保锋《空间思维与中共党史研究》

材料二   上海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抢抓发展机遇。19932019年,浦东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6亿美元提高到2051473亿元,按美元折算增长近120倍。GDP超过38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体现新技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六大重点产业表现亮眼。同时,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幅跃升,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摘编自钱智等《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评估与建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农村正确的“战略选择与布局”,并分别说明其战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浦东各项经济指标迅速增长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浦东开发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地位。
4 . 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乡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变化情况。图中数据出现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领域开始拨乱反正B.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D.“南方谈话”解放国人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表是《1980-1998年粮食总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导致该阶段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B.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农业合作社调动生产积极性
2020-03-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6 . 前外交部长黄华回忆20世纪80年代同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时提到,我们对这些机构的经济统计刊物的计分类方法提出意见,要求他们把中国不是作为中央计划国家同苏联等国并列,而是按照人均GDP列于发展中国家栏内,使上述统计刊物具有实际参考价值。这一意见体现出当时中国
A.与苏联关系日趋紧张B.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C.争取加入关贸总协定D.已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09-10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多年间国家定价的比重从95%逐步下降到10%,市场调节价由不到10%逐步上升到80%。此材料表明
A.改革开放深入内地,使国家定价比重大幅度下降
B.改革开放后,市场调节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C.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定价逐步消失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
2017-02-17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