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建国后,我国多次在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其中,1953年—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之后逐渐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上三次改革
A.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都采用了集体经营的生产方式D.都未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 . 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内地——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021-10-22更新 | 118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合肥高升学校高二下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3 .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
①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④中共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08-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仓头中心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4 .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新局面”在农业领域的主要表现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坚持对外开放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变了土地所有权 ②转变了经营方式 ③调整了分配方式 ④取消了粮食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3-11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先是试办经济特区,80年代中期开放一批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那么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建立海南经济特区B.创办苏州工业园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设立雄安新区
2020-08-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土地问题是农村的核心问题之一。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一段时期内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在变迁中,没有改变的是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
2020-07-2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列各项属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的是
①计划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②改革开放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③世界各国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④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思想束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7-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线上检测历史试题
9 . 1976我国接待外国旅游者约5万人次,1991年我国入境旅游者达3334.98万人次。这主要缘于
A.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推动旅游业发展B.苏东剧变后国际局势出现缓和趋势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D.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新兴市场国家
10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有
史实结论
A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表明民主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B1980年,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C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成为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宣言书
D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A.AB.BC.CD.D
2020-05-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