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为解决台湾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
A.一国两制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和平与发展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21-09-09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2008年是汪辜会谈达成“九二共识”第16周年,这次会谈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B.确立了加强两岸科教文化交流的原则
C.为两岸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
D.确认两岸的经济应加强交流,互补互利
2021-03-1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必修一学业水平选择、判断题专项训练
3 .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都是由于列强的侵略造成的。“一国两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2021-03-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主题一:70年,我们创造了制度创新的伟大奇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图1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这是哪一致策实施的结果?

主题二70年,我们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



(2)图2成果主要是由于我国实施了什么计划?拉开我国改革开放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根据图3,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主题三:70年,我们创造了科技进步的伟大奇迹

....“俩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供了坚强支撑....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教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喷气发展。古老的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不断创造伟大奇迹的光辉历程》2019年4月2日1《人民日报》


(3)“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什么意义?“杂交水稻之父”是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你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2021-01-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6年,邓小平继1978年后再次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85年的“年度风云人物”,主要是因为他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领导并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0-12-0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改革开放以来,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国政府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其中包括
①邀请尼克松访华   ②停止炮轰大小金门
③达成“九二共识”   ④实现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9-2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2008年12月,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启动,促进了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一国两制”政策的推动B.“台独”势力消失
C.两岸经济互利关系的加强D.两极格局的结束
2020-09-2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自治县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8 . 2019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 周年的纪念日,海峡两岸均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告台湾同胞书》
A.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B.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中国
C.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9 .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有天才的创造。“天才的创造”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的构想
2020-08-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材料二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晚年羁留台湾,在 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写下了《望大陆》:“葬我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之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制定本法。

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状?据材料三指出形成这一现状的历史原因以及中国政府确立的解决方式。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你所掌握的课内外知识,简单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