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812月,中共中央委托中宣部等部门举办“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理论讨论会”。

19982月,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了大型展览《历史的丰碑——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7月,《人民日报》先后开辟了“喜看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特稿”等专栏。1218日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召开改革开放纪念大会。

200812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一时期举办了以纪念改革开放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和全国美术优秀作品展。此外,国家还发行了金银纪念币和纪念邮票。新浪网以图文和视频的形式抒发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之情。

201812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周年纪念具有了党和国家典礼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追思性、庆祝性的典礼仪式,这些仪式作为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与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一道发挥着特殊的历史作用。

——摘编自徐沐熙《改革开放周年纪念的历史变迁与逻辑演进》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周年纪念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党和国家举办改革开放周年纪念活动的作用。
2024-04-01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用“十个坚持”高度概括了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根本内在机理。

——摘编自周志文、周志钧《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思考及其启示》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简要评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建国初经济混乱和基础薄弱的国情,陈云奉行计划经济的原则,对财政经济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又根据当时的实际国情制定了与我国当时国力相适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跃进时期,坚决反对脱离实际的钢产量指标,提出了关注民生的主张。在稳定物价时,他并没有主张直接动用政治手段,对投机资本家进行管制,而是通过调运粮食、物资的手段,利用经济规律的本身来实现对物价的稳定。在推行统购统销时,努力缩小“剪刀差”;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敏锐地发现人民群众的各种不满意现象,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后陈云经济思想探析》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陈云提出了“鸟笼”问题,即捏在手里的鸟会死,只有让鸟飞,它才能一直活着,但是没有笼子鸟会飞走,要让鸟在笼子里飞。在参与撰写“六五”计划稿时,陈云指出:“打破‘铁饭碗’是一场革命,其意义不下于公私合营……各个方面都搞活了,内在动力也就可以发挥出来了。”同时他还指出:“无论是工资、奖金还是补贴,必须遵照一定限度”,否则国家将“无法集中资金办大事”。在环境问题上,陈云强调环境污染必须以预防为主,不可先污染后治理,并提出三大举措: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立环保节约工程项目;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各部门严格落实责任。在农村生产责任制推广后,陈云反复强调:“郊区要计划种菜,养猪要派任务,烟草种植面积不能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不能减少。”此外,陈云还指出:对外开放的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设,并强调在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交流时,中国不能依附于他们。

——摘编自刘洋《改革开放后陈云经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陈云经济思想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陈云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当代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78年7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召开理论与实践关系讨论会,用自然科学史上大量事实说明,当原有的自然科学理论同新的科学实践发生冲突时,科学是如何突破旧理论而创立新理论,同时又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该讨论会(     
A.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B.结束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混乱局面
C.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印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年9月,李先念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口号。陈云也认为“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搞点市场经济作为补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是个补充,但不是小补充,而是大补充……要竞争一下”。以上相关主张表明(     
A.改革开放政策已经稳步推行B.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开始提上日程
C.突破现有经济体制势在必行D.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得到广泛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所示为1978年10月7日《内蒙古日报》刊登的文章《全国各地热烈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可用于研究(     
   
A.拨乱反正时期的思想状况B.经济体制改革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C.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启D.改革开放初期传媒界的思想变迁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19819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结业后,由我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

凡符合下述条件的职工均可报考: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好,谈吐及待人接物坚持“五讲四美”;

2.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毕业,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3.具有初等英语基础;

4.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中文水平;

5.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

       ——居南兆旭《深圳记忆:1949—2009

结合材料,以“深圳·窗口”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6-21更新 | 4842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64年50多个少数民族中的44个民族尚未离开传统聚居区。20世纪90年代,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东部城市。到2000年,有28个民族遍布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少数民族在全国分布范围显著扩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2023-05-26更新 | 374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西方国家关于现代化发展模式和人类文明形态的话语垄断,蕴含着独特的中国基因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下图为学者归纳的中国现代化的3种阶段演进特征


   

——据仰义方、武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逻辑、鲜明特征与实践路径》


根据材料选择其中一种阶段性演进特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指明选择,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5-17更新 | 28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特别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和我们党深刻总结大革命失败以后,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经验教训,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简史》对改革开放的进程做了系统论述(见下表)   

章节目录
第一章改革开放拉开大幕
第一节
第二节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
第三节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第四节调整经济政策与农村改革取得突破
第五节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第六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在延安时期,中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制度上的探索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和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需要阐述。(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变迁的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