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西方人及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A对外国人的称呼变化B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时间称呼时间文件称呼
鸦片战争之前“夷”晚明《职方外纪》“以西把尼(西班牙)东北为拂郎察(法国)。”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初期“鬼子”晚清《圆明园失宝叹》将法国与俄罗斯分别称为“佛狼西”与“罗刹国”
民国初年和新中国初期“外国佬”1901《过渡时代论》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 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 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大利、瑞士耶? 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匈牙利耶?”
改革开放后“老外”;信息时代网称“歪果仁”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或“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A类或B类材料展开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14更新 | 264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78年、2007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表。该表可用于说明(       
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1978年390.8元114.6元
2007年14265元4985元
A.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国营企业的自主权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对比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接近于零

——张岂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历史新编》

材料三   全会公报提出:现在我们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郑谦、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第四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奇事”典型,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正在探索怎样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变化的历史意义并分析导致变化的政策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判断这是哪一次重要会议并分析它的深远影响。
2024-04-1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大型纪录片《四十年四十个“第一”》部分剧集的内容。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     
悦宾饭馆北京第一家个体饭店
广州白天鹅宾馆国内第一批中外合资酒店
山东棉花生产大户赵汝兰家第一批被媒体报道的农村万元户
义乌小商品市场中国第一批小商品市场
A.前赴后继追求民族解放B.白手起家创建社会主义
C.解放思想顺应历史转折D.乘势而上建成小康社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977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时间段或就整个时期,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并予以阐述。(要求:趋势明确,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制定并实施了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三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如下表所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

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时限

1949~1956年

1957~1977年

1978~2020年

战略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四个现 代化”战略思想的形成与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摘编自孔祥利《新中国成立 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探索》

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变革”从上表中选取一个或几个阶段,自拟论题并加以解读。(要求:论题明确,时段清晰,紧扣主题,史实准确,持论有据。)
7 . 下表是1966年、1976年社会总产值、国民总收入中各部门所占比例,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分类
部门
社会总产值(100%)国民总收入(100%)
1966年1976年1966年1976年
农业29.725.443.641
工业53.158.138.243.3
建筑业6.48.03.74.9
运输业3.32.94.23.8
商业2.15.610.37.0
A.国民经济稳步增长B.改革成为大势所趋
C.国民经济比例协调D.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2023-02-17更新 | 5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部分领导同志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这些认识(     
认识出处
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
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
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
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
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有伟大成绩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我国工农业……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底子太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
A.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原因B.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理论
C.论证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D.反映了国人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渴望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声音的喉舌。每逢建党节,《人民日报》通常会以社论的形式表达纪念。下表为不同时期"七一社论"的词频分布。


——摘自齐卫平,樊士博《中国共产党建党记忆的话语变迁与逻辑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人民日报》高频词汇的变化概括一个主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6-06更新 | 62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改革开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某同学对改革开放最初两年(1978-1979)的相关史实进行分类整理如下表,下列选项能对内政进行补充的是(     
思想政治经济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内政外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设立经济特区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美建交

A.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C.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