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中的历史

1   19491986年中国企业产业结构占比情况(%)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4968.412.918.7
195257.723.119.2
195740.629.629.8
197828.247.923.9
198627.243.729.1

——汪海波《对新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考察》

2   19491986年中国企业就业结构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城镇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
1949809724
19521603883
19573250104
1978750015
198612768483

——刘戒骄王德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与展望》

(1)概括1949—1986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并用表1、表2的信息作出说明。
(2)“政治决策一直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据上述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论断。
2024-05-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国家政策的调整对基层社会的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8年新华社记者到安徽定远、凤阳、嘉山等地采访,发现在凤阳县前五生产队10户人家中有4户没有大门、3户没有桌子、68人中有40多人没有棉裤。1978623日,中共中央转发湖南省湘乡县委《关于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努力减轻农民税收负担》的报告。122日,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报送的《关于减轻农村税收负担问题的报告》等。对于到了1978年还不能实现粮食和副食品自给,莱、油、肉、蛋供应不足的部分省、自治区,中共中央要求他们作出切实规划,在几年内做到完全自给,并且还要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对于人民生活最必需的日用工业品,不能自给的省、自治区,也要求千方百计为实现自给或提高自给率而认真努力。这些努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19771978年,全国农业连续获得丰收,粮食产量分别为2.82亿吨和3.04亿吨,农民生活也因此有所改善。

——据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2)》


指出材料中举措的实质,并对其出台的原因及其对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发展产生的作用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2-12-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3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奋斗,百年探索,百年成长,百年辉煌。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7月到12月,陕甘宁边区乡、区、县、边区四级议会选举先后完成,进而组建边区政府,建立起自乡至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实现了由苏维埃民主制度到议会民主制度的转变。陕甘宁边区的选举,将瓦窑堡会议确定的中共要做“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全民族的代表者”付诸实践,也实践了《陕甘宁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宣称的“彻底的民主制度”。中共此举意图明确,如毛泽东所言:“做全国民主政治之先导”。

——《破旧立新: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材料二   下图为人民出版社和中央党史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简史》目录中的一个章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做全国民主之先导”的措施并概括其意义。
(2)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以材料二为样本编写一个章节的目录(最少列出两个子目),并说明理由。(要求:逻辑清晰,史实正确,理由充分)。
2022-11-28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下两图为某研究者根据中国版本图书馆的样例数据进行统计的1949—1966、1977—1991两个历史时期传记书目题材、人物类别占比图。



图4

图5

材料二1992年以来出版的人物传记,按题材范围、传主的身份统计,共计26702种。其中,欧洲人物3906种、美洲人物2784种、历史人物2616种、……马恩列斯毛邓等领袖人物772种、军事人物685种。此阶段传记出版除了常规的历史人物、政治人物高企外,财经、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医疗卫生等人物喷涌而出,明星类传记也非常突出。涉及世界他国的人物题材数量极其丰富,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传记人物数量达7335种,占整个传记书目抽样数据近三分之一的比例。

——王宏波《传记出版与社会变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4、图5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2年以来人物传记类出版物的主要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科学管理之父:张兴让

“张联合”

1984年,张兴让调任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党委副书记。很快张兴让头脑中形成了成立“企业联盟”的构想。这种现在看来最简单的供、产、销联合体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张管理”

1985年,他出国考察,看到本企业与外国同行在劳动效率上的巨大差距,深受触动。回国后,提出了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时尽其效”为核心的“满负荷工作法”。

1985年下半年,他领导企业实行包括物质指标、经营工作、设备运转、物资使用、能源利用、资金周转等方面“满负荷工作法”,取得成功。

1987年,张兴让的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后,立即引起了中央领导和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国大力推广。

“张折腾”

1992年,张兴让开始了建厂以来最大的“具有颠覆性意义”的第三次改革。他把全厂近千名在职工人全部解聘,成立“劳动服务公司”。不符合条件的员工,劳动服务公司将不再聘用。所有职工都必须交纳1-4万元的“风险抵押金”,否则不但不解决住宿问题、不发放医疗补贴和停业生活费,更不会按照长期工作安排。

在重重压力下,“劳动服务公司”推行了不到两年便不了了之,张兴让的“劳动力社会化”梦想就此彻底破灭。

——摘编自《张兴让:国企围墙内的变革者》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张兴让前两次改革成功的原因,并谈谈“后张兴让们”的出路在哪里。
6 . 改革与创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中国两位领导人的指导思想反映了中俄两国曾分别推行了怎样的经济政策?(8)
(2)请选择其中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谈谈它们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8)
2022-08-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将“工业自己,农业中国”作为对华基本经济政策,迫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原料产地,中国农产品及农产制品大量销往国外市场,导致中国粮食大量出超和农村劳动力流失,饥荒问题屡屡发生。因此在进行农业雇佣经营、农业公司化、集团化经营之外,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改良”尤为关键。19世纪80年代,郑观应主张农事发展“必先通格致,精织造”“与洋人分利”;梁启超在《农学报》中强调“近师日本,以考其通变之所由”;袁世凯也呼吁农事应“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1906年,清政府将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并对农事事务实行分科办事、垂直管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分别组织了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和耕种合作社,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材料二19491957年,中国农业产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推动了全国土地改革。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农产品“统销统购”政策,以确保有限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大量资金和资源。19581977年,农业发展中存在“左”倾思想,存在着严重的浮夸风,经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种植技术的创新,到1978年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广,逐步破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较大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向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农业安全体系、加快农业科研等方面不断努力。

——摘编自陈红英戴孝悌《新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演变进程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业转型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并综合材料谈谈对近现代中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2022-06-27更新 | 68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619922004年中国省级工业空间分布结构示意图

——据程坚《中国工业的空间结构》

注:颜色深浅代表省级工业集中程度,黑色区域是工业综合指标排名在前六,且工业产值比重大于5%,工业集中指标大于5的省份。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空间演进特征,并说明成因。
2022-05-12更新 | 31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二   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织业与螺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条件):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现代化”的类型及理由。
(2)结合史实分析‘现代化”过程中,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有哪些“转变”?并以史实说明这种“转变”产生的政治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昙花一现”的原因?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后来这些“条件”又是如何实现的?
2022-04-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一1984年国庆阅兵标语

图二对外开放格局
(1)解读图一中的标语。
(2)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概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基本历程。
2022-01-18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