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材料三   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

材料四   历史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有史证意识。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



(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3)列举“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4)对于上述漫画所报道的内容,有人认为它反映了 “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意识,有人则持相反意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2021-09-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我国当代的一幅漫画。对漫画主题相关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70年财政收入的源泉所在
B.漫画反映的是我国改革的一次飞跃
C.新中国前30年没有市场商品交易
D.当前我国商品已全部由市场支配
3 . 下图所示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农村改革激发了生产积极性
B.经济体制改革催生第三产业
C.改革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D.农民承包具有自发性的特点
2018-03-26更新 | 1244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1-12高一下·山东·期中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汉墓壁画:牛耕图                                     纺车图


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北京天坛祈年殿——皇帝祭天并祈祷五谷丰登

黄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 1979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变革。……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图片指出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状况, 并说明历代统治者重视或鼓励农业的举措。
(2)依据材料二,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指出明朝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
(3)材料三中“生产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种变革主要针对的是什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021-09-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分别说明图1、图2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及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

材料二   3是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在2008年所作的《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其中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有三种观点:



(2)你赞同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1-01-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二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

材料三  歌以言志,歌以抒情。

1979年《在希望的田野上》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呦)荷塘十里果香
……
1992年《春天的故事》迅速唱遍大江南北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材料四



  图一昔日购物凭票证(粮票)   图二今朝购物有优惠(优惠券)

材料五  数据反映变化,数据体现发展

数据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开创了世界经济史上的新奇迹。2007年我国的GDP世界位次由第十位上升到第四位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07年的6%。数据二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实际增长6.5倍,农村居民增长6.3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从21.9元增加到1.3万元。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
(3)材料三中《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的“希望”源于什么?《春天的故事》中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5)从材料五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出三点即可得3分)
2021-09-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图1、图2、图3是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一五”计划期间、1966—1976年、1978—1999年)的主要工业建设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工业建设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8 . 人民生活的变迁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1970年的手表购买证                                             图2:青岛马连发老人的家庭账本

材料二   中国家庭收入比较:按区域

平均收入(元)东部中部西部东/西
7322825408265672.8
1.工资性收入26405720974023.6
2.生产经营收入:253801000084802.3
—2.1农业收入3518473684800.4
—2.2工商业收入21862526423989.1
3.投资性收入56236966498.7
4.转移性收入15820750476392.1
—4.1退休、养老、住房公积金、贫困补贴11577416551192.3
—4.2人情往来等4243333825191.7

——摘自西南财大《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2012年)》


(1)关于人民生活的变迁,指出材料一的史料价值。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构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生活变化的历史进程。
9 . 如图是1978年和1998年各工业类别所占比例的圆形扇面图,图中数据的变化从实质上表明
A.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
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D.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2019-12-04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开放之路

1898年光绪帝电谕各封疆大吏:“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着沿江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拓展商埠,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维利益,而保主权”。

民国四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从速自开山东省内各主要城市作为商埠”“日本国臣民得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商工业等各项生意”等,中国政府出台《自开商埠章程》。章程规定:设立商埠局管理界内土地工程警察杂捐各项;界内一切行政司法权,统归中国官吏管理执行,外人诉讼依约办理,但外人愿赴中国审判官起诉时,得受理之;界内土地租期以50年为限。后,又有不得(外人)在商埠内开设工厂,所租土地及建筑物以30年为限的调整。

——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


(1)以“挑战与应对一中国自开商埠”为主题,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从小渔村到创新之都

1979年,深圳蛇口南头半岛中国境内首个允许外资投资的地方——蛇口工业区,破土而出。

1979年到1984年,蛇口率先推出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以工程招标的方式管理工程、职工住宅商品化、全国招聘人才、率先实行全员合同制等,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

1987年,深圳市政府制定了《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退伍军人任正非在该年靠集资来的2.1万元在深圳创办了华为公司。

2019年深圳南山区粤海街道被称为“中国最强街道”。华为、大疆、中兴、腾讯、迈瑞医疗、长城计算机……众多企业位于同一街道。

2019年8月18日国务院发布文件,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搞自微信公众号“侠客岛”《1979年,深圳蛇口一声爆响后……》


(2)读材料,概括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经济特区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