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花花绿绿的票证曾是无数中国家庭的重要财产,它承载着社会生活的风风雨雨,见证着岁月的风尘和沧桑。下面的票证从左图(粮票)到下图(股票)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
A.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B.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C.体制改革由农村试点转向城市改革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A.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B.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9-14更新 | 1276次组卷 | 45卷引用:【省级联考】贵州省2019届高三3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央视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中说道:“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雄安。中国经济版图上正在谱写新的壮丽诗篇。”这一伟大诗篇的谱写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的实行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的设立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其意义重大。在上海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肖林看来,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更高层次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尝试。

——《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 引领开放新格局》

材料二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视察上海时的讲话》

材料三   今日浦东,不断吸此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议,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浦东,以上海市十二分之一的面积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外贸出口。浦东GDP12年增长了18倍,人均GDP从1990年的不足1000元上升到去年的7700美元。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怎样的特点?
(3)上海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中曾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据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与近代中国上海的开放有何不同?自贸区的设立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2021-03-16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中各项数据的变化说明(  )
   时间国家统配物资品种国家计划收购和调拨商品指令性产品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
1979年256种65种95%以上
1992年19种15种10%以内
A.私营工商业的迅速发展B.企业的自主权不断扩大
C.经济结构发生彻底改变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6 . (它)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建立经济特区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该省份是
A.福建B.广东C.浙江D.江苏
7 . 林全钦诗云:邓老南巡画一圈,腾飞民望小渔村。连通举世开窗口。引领高科醒国魂。锦绣鹏城宏耸立,辉煌业绩屡惊闻。而今庆典欣圆梦,祝酒毋忘谢党恩。这里的“小渔村”是指
A.上海浦东B.江苏南通C.广东深圳D.海南海口
2021-03-15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8 . 习总书记称赞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它是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未来它势必会继续发挥示范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成长为世界级的城市。这里的“它”是指
A.上海B.北京C.广州D.深圳
9 . 深圳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这主要是由于国家首先在深圳设立特别行政区,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10 .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次调整,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021-03-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苏省丹阳市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拟卷(综合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