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中韩两国经中国香港地区开始了间接贸易,开启了中韩两国的经济往来,下面为1978~1991年中国对韩国贸易示意图。


——齐欣《中韩经济一体化趋势分析》

材料二   下面为2002~2012年中国对韩国进出口额及贸易总额变动趋势图。


——维《中韩贸易条件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78年至1991年中国对韩国贸易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双边贸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02年以来中国对韩国贸易稳定增长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韩贸易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2 . 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定涉及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此区域自唐宋以后,在全国经济中逐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江浙地区)所产丰谷,不足供食用”,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

材料二   下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

材料三   长江水系“外通大洋,内联深广腹地”,是连接内陆腹地和国际市场的枢纽;长三角城市群国际化程度高,在市场化为主导的企业合作、港口联盟、创新协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区域合作经验;长江文化异彩纷呈,自古以来开放进取,主动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辐射内陆,走向海洋;改革开放后又率先实现从封闭型农业社会向开放型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至今日,长江流域仍然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将发挥独特的优势作用。

——摘编自郁鸿胜《贯通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


(1)据材料一指出该时期江浙地区农业种植结构有何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长三角地区商业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长三角地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并举出近代史上江苏著名实业家两例。
(3)据材料三指出在当今“一带一路”建设中长江流域的独特优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2021-01-29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1978~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变化情况示意图(部分)。该数据表明
A.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迅速提高B.中国农村返贫率不断下降
C.改革开放有利于贫困问题解决D.政府的扶贫力度逐步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