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材料二   “借助于新式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装载量,城乡交流的内容起了变化。一方面,是洋纱、洋布、五金、煤油、颜料之类的商品陆续下乡。这些东西,是同传统的手工业品不大相同的洋货。而它们那低廉的价格和优良的质地,又成为对付手工业的重炮利器。因此,它们不可能不给后者带来厄运。另一方面,是丝茶之类的农产品陆续出口。《南浔丝市行》吟咏了当年产丝的物情风貌:蚕事乍比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吾闻荒本逐末圣人忧,蚕桑太盛妨田畴,纵然眼前暂获利,但恐吾乡田禾从此多歉收。”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斯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基本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62年谷值和1993年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