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从未间断

材料一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摘编自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1)举例说明1840—1912年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要求:选择两个阶级各举一例即可,所举事例应体现不同斗争形式)。

材料二   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满清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汉人、满人、蒙古人、回人和西藏人。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治变革的角度说明“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材料三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依据材料三,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分析外贸总额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3-06-1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国人的执着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户党的诞生,中华民族终于党醒了。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高杨爱国主义旗帜,与便略者殊死搏斗,激发起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彰显出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这种巨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从根本上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决定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光明日报》2014.9.10

材料二 “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其中又把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1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但是,党仍然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为主,凡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年成就表(部分)

19782017
GDP1495亿美元12.3万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4.11万亿美元
铁路营业总里程100(指数)245(指数)
城乡贫困人口7亿多基本实现脱贫,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
人均预期寿命65.976.7

——据《人民日报》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期间的民族精神如何对“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生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计划实施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重大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
4 . 1952年中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1988年被定位为高层次的宏观管理机构,不再承担微观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能,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这些变化表明
A.国有企业的自主性在逐步加强B.加入世贸促进了机构改革
C.改革开放促进政府职能的优化D.国家放弃了宏观调控手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A.城乡改革互相促进B.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D.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12-27更新 | 4901次组卷 | 43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东出现了《大鹏湾》《外来工》等面向打工者的杂志。1992年《外来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得当年的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这表明
A.“双百方针”已经恢复B.城市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
C.务工群体的荣誉感增强D.广东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0年)大事年表

19781212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
1213日,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12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79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长徐向前声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中美正式建交
129日至25日,邓小平访美
7月,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19804月,四川广汉向阳公社率先改社建乡
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如表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运用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线索(要求:线索明确,概述和评价须有史实依据,且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8 . 把握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关键。观察下面世界现代史时间轴,选取其中两个历史现象,阐述其内在联系。(要求:①指出从材料中选取的两个历史现象;②概括其联系;③进行阐述。阐述时注意论从史出,史实充分,逻辑严密)。
2021-07-1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83年,王石、牟其中等人干起了“倒爷”生意(上世纪80年代,一些人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严重,同年,国家开放了500多种小商品的定价权,这种现象说明
A.市场经济已经占据主导B.经济乱象加速政府改革
C.国企全面改革蓄势待发D.国家亟需扩大对外开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新时期我国女性从业的产业结构分布比例,该数据可以反映出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82年77.98%13.81%8.2%
1990年76.09%13.47%10.43%
2010年45.3%14.5%40.2%
A.女性就业人数持续增多B.女性社会地位日益提高
C.改革深化加速社会发展D.现代企业建设成效显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