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国人的执着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户党的诞生,中华民族终于党醒了。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高杨爱国主义旗帜,与便略者殊死搏斗,激发起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彰显出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这种巨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从根本上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决定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光明日报》2014.9.10

材料二 “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达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58.2%用于工业,其中又把88.8%用于重工业建设。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1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但是,党仍然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为主,凡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年成就表(部分)

19782017
GDP1495亿美元12.3万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4.11万亿美元
铁路营业总里程100(指数)245(指数)
城乡贫困人口7亿多基本实现脱贫,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
人均预期寿命65.976.7

——据《人民日报》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期间的民族精神如何对“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生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计划实施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重大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表

阶段概况
1949~1980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投资,支持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基本形成了遍布城乡、比较健全的支持保障体系;农机工业从制造新式农机具起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先后建立了包括第一拖拉机厂、天津拖拉机厂、常州拖拉机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
1981~1995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1983年国家开始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经营农机;农机工业开始第一轮大规模结构调整,重点生产了适合当时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手扶拖拉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用运输车等,而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的保有量停滞不前
1996~20031996年,国家有关部委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高效率的大中型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联合收制机异军突起,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大幅提高,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摘编自尚书旗、王东伟《中国制造2025大众读本-农机装备》

从上表中任选两个阶段,指出这两个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征,并予以说明。(要求:选取两个阶段即可,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2-01-01更新 | 225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肇庆鼎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考前历史试题
3 . 1952年中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1988年被定位为高层次的宏观管理机构,不再承担微观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能,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这些变化表明
A.国有企业的自主性在逐步加强B.加入世贸促进了机构改革
C.改革开放促进政府职能的优化D.国家放弃了宏观调控手段
4 . 1980年12月,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进行建设,""香港、新加坡、南朝鲜等地区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 ""欧美日本各国也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上述讲话强调
A.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经济改革要从中国实际出发
C.要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对外开放要注重引进和吸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A.城乡改革互相促进B.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D.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12-27更新 | 4901次组卷 | 43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如表:建国后张掖农业发展状况,该材料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主题是
时间发展状况
1956年全国9个小麦高产县之一,平均亩产188公斤。
1986年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
1978一2017年农业增加值由1.22亿元增加到101.16亿元,年均增长5.49%。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乡村政治体制变革的意义
C.思想解放的必要性D.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2021-12-10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各州对迁移到本州的居民设置了户籍条件,满足条件才能获得本州居民所享受的教育权利和利益。有的州规定对新进入本州的居民和原住居民必须居住一年后,才能获得本州长期居住居民的待遇;有的要求再人生的某一特殊时期史该州的居民;还有的州规定被确认为本州的真实居住者,这个人就可以立即享受本州居民的待遇,获得本州居民的教育福利,免费进入基础教育公立学校读书。当然,如果一个孩子不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住在一起,孩子就读的首要目的仅仅是进入这个学区的学校就读,则学区就有权拒绝这个孩子免费进入公立学校接受教育。

——摘编自熊卫平《美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法规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材料二   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涌入城市。这些人群在城市管理中被称为外来流动人口。外来流动人口在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很多基本的权利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已经达到1.2亿,占全国人口近十分之一,随之产生的流动儿童数量已经达到近2000万。其中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即流动儿童的年龄层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适龄儿童都要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户口还在农村的这些城市流动儿童的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并引起了各方关注。

——摘编自张慧洁、姜晓昇《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流动人口受教育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解决迁移人口教育问题的特点及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增加的原因,并简述解决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2021-11-06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嘉应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我国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时提出“我国因为实行低工资制度,居民的收入不高,以往没有开征个人所得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高的居民将会逐渐增多,他们应当对国家多作些贡献。”由此可知征收个人所得税
A.有效解决了贫富差距问题B.大幅提升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促进了个人收入实际增长D.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
9 . 2020年广东GDP总量突破11万亿,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明清以前,“广东民贫,丰年尚有不足”不绝于记载。虽然有近海的优势,海外贸易发展颇具特色,但由于缺乏市场的遍在性(普遍性)发展,这种贸易的特色发展,并没有能形成对广东的全局性拉动。明清时期,广东的经济区位发生了深刻变化,雨热足、物种多、濒临沿海、境内交通水网丰富、海洋经济多元结构等诸多优势,终于迸发式地发挥出来,一跃而崛起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摘自黄滨《宋至明清广东经济发展从边缘到重心的嬗变廓见》

材料二   以下为1953—2005年广东生产总值增长轨迹表

——摘自《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广东经济发展从边缘到重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后广东经济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0 . 如表中国内地及“四小龙”产品在美国进口市场上的市场份额表(单位%),由如表可知
国家或地区1996年1998年2001年1一7月
中国内地6.517.798.10
中国台湾3.783.622.95
韩国2.862.623.04
新加坡2.572.011.34
中国香港1.251.150.82
“四小龙”合计10.469.408.15

A.改革开放后中美经贸关系得到强化
B.中国加入WTO促进了对美贸易的增长
C.亚洲“四小龙”对美出口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增强了竞争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