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和价值观变迁,唤醒了人们的平等意识、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公 民意识。原来以集权为特征的权力价值和以领袖魅力为特征的人治(德治)不能不受到极大 的冲击,并逐渐被民主制度和法理权威所解构和取代。由此可知,改革开放(     
A.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
B.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进一步深化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022-11-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80年代初起,广东和福建就被国家赋予了特殊政策,多年来,沿海地区在取消价格管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市场化融资.自由就业和土地有偿使用等方面都是先行一步,成为中国改革的试验区。这说明我国(     
A.借助“一国两制”打造示范城市B.沿海地区在国家战略中率先受益
C.地理位置决定地区的开放力度D.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3 .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成为农村的主要生产模式。2005年,国家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转包行为得到法律的认可和规范。这一举措
A.加速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促进了土地所有制的革新
C.有利于弥补个体农户生产的不足D.带有农业集体化生产特征
4 . 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以加速沿海、沿江、沿边(重点发展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的边境地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沿路(连云港至新疆阿拉山口)区域发展为重点的“四沿”战略。这一战略决策有利于(       
A.改善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B.迈出实施外向型经济战略第一步
C.推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的确立D.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普遍共识
2022-04-27更新 | 288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表,能得出(  )
A.“一国两制”成就突出B.形成了点线面开放格局
C.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D.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改革开放后,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党和政府几乎约定俗成采用“又快又好”的方针。2006年,党中央提出“扎实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方针,此后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这一变化说明我国
A.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B.重视经济发展质量
C.大力纠正市场经济体制弊端D.推动改革开放深化
7 . 1984年3月3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联名向省委书记和省长发出一封公开信,希望给予企业必要的人事权、财权和自主经营权。这反映当时
A.要求深化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B.解决了经济体制深层次的弊端
C.农村改革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D.单一公有制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8 . 习近平在《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昐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据此可知,改革开放
A.顺应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趋势B.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C.是综合考虑国情和国际形势的结果D.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
9 . 上海的两次“开放”近代以来,上海先后经历了两次“开放”,城市地位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变化。

材料一   开埠后不久,时人观察到:“(上海)适介南北之中,最为冲要,故贸易兴旺,非他处所能埒(等同)。”“民生日盛,生计日繁,金山银穴,区区草县,名震天下。”五十年间,上海进出口贸易总值平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1850年,上海的出口商品中,蚕丝占51%,茶叶占46%;1860年,蚕丝占66%,茶叶占28%。1892年,英国驻沪领事指出:在中国向外开放后的许多年来,对外国出口的商品几乎只有丝茶两种。

——引自周武《边缘缔造中心:历史视域中的上海与江南》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转变为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但因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长期形成的对外贸易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70年代后期,党中央提出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说:“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必须“实行开放政策”。上海由此迎来了又一次开放的大潮。

年份上海开放大事记
1978上海开辟至澳大利亚远洋运输航线,打破了我国集装箱运输零的记录。
1980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
1990中央决定以上海浦东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001中央提出把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2006上海港成为世界最大的货运港口。
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成为展示中国发展巨变和深化国际合作的平台。
2013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2018上海推出“扩大开放100条”;首届进口博览会开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开埠给上海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上海第二次开放的背景和成果。
(3)结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上海两次的“开放”?
2021-08-13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79~1990年,我国已批准举办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及海洋石油合作开发项目共29049项,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89.81亿美元。截至1989年年底,我国已在88个国家开办645个海外合资或独资、合作企业,双方投资额为22.23亿美元,我方投资额占42.7%。这表明我国
A.改革开放是正确选择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投资
C.对外开放具有双向性D.建立市场经济是必然选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