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州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从秦汉时代至鸦片战争之前的二千年里,广州港的对外贸易几乎都居全国港口的中心地位。1842年,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是广州港由宗主国独立自主的贸易港口变成殖民地性质的贸易港口,并在外贸地位上逐渐衰落的转折点。1843年到1853年,广州港生丝出口量从1430担增加到3 662担,而同时期上海生丝出口量则从零增加到46655担。

——摘编自程浩《试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对外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等

材料二   近代中国发展进程中几个重要的阶段:从鸦片战争以前对西方的排斥到1861—1895年间的自强运动、到1898—1912年间的政治改造和革命、再到1917—1923年间的思想革命,最后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掌权。虽然历史很少以单向线条的形式发展,但总的发展模式和一些重要的里程碑,却是可以在构建概念框架时充当有用的路标。与上述重大的政治变化同时进行的,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的根本转型。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集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61—1895年间的自强运动”期间“中国经济根本转型”的主要表现。并简述“1898—1912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1978—2010年我国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的统计情况(单位:%)。对图中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基本实现B.工业化永远是经济增长主动力
C.产业结构调整顺应了世界潮流D.我国农业生产总量持续地走低
2022-12-26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期间,发表“南方谈话”。根据下表,“南方谈话”旨在(     
时间地点邓小平讲话摘要
1月18日武汉“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关键是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要靠改革开放”
1月20日深圳“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1月25日珠海“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
1月31日上海“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
A.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B.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
C.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进行改革,是搞活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迫切需要。”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在政府同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上……政府的责任是按照法规政策为企业服务并进行监督的。”这些决定(     
A.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指导意义B.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模式的落实
C.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创造了条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9年,陈云写了《计划与市场问题》一文,提出在大力发展计划经济的同时,也应该发展市场经济作为补充,但是这种补充应该是积极的。在陈云看来,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社会主义不能离开计划经济,但是单靠计划是不行的,单一的计划经济会使社会主义经济失去活力,因此,必须要依靠市场经济来给社会主义经济增加活力。陈云在1982年,进一步论述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鸟笼经济”。陈云用“鸟”和“鸟笼”来形容计划和市场。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在引入市场经济搞活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不能脱离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市场调节只能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之下发挥作用。

——马娟娟《陈云经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陈云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云1979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这表明我国(     
A.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B.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C.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D.为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2-08-23更新 | 736次组卷 | 37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深圳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情况示意图。据此可知(     
A.地理位置决定城市发展B.城乡经济结构发生巨变
C.经济特区模式成效显著D.深圳进入最快发展时期
2022-08-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78年第四季度,清远氮肥厂等4家国营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次年4月,清远撤销8个工业主管局,由县经委直接管理企业,县经委把一部分权限下放给企业。这一做法旨在(     
A.放权让利提高国营企业生产积极性
B.实行自负盈亏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C.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
D.推动国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定
2022-08-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绝大多数商品实现了从政府定价转变为市场定价的过渡,此外,过渡时期的通货膨胀很快得到了遏制,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稳健增长。这一现象的出现(     
A.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B.得益于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奠定了基础
D.使中央做出了改革国有企业的决定
2022-07-12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