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在近代西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资产阶级高举自由旗帜,宣扬天赋人权,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和人权思想。并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下列是有关“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的问题。
请回答:
(1)在近代,英、法、德、美四国分别建立了怎样的政体?
(2)四国政体确立过程中分别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
(3)美国1781年宪法体现出什么原则?
2 . 历史学家王亚南曾说过:“专制皇权无论是经济权力或政治权力,离开了他的官僚机构和官僚系统,都将变成空无所有的抽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官僚政治是由贵族政治向帝国皇权政治转化的产物,全面展开于秦汉时期,具体表现为哪些政治制度?
(2)隋唐之际是官僚政治走向成熟的阶段,君相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是什么?该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宋代以后,官僚政治更加合理化、严密化。宋代采取了哪些分割宰相权力的措施?
(4)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重要行政管理的形式,也是皇权政治赖以运行的基本政治体制。简述古代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并且说:“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价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