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下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2 . 下图为古代世界的帝国扩张示意图,在该帝国统治下(     

A.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B.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
C.罗马法体系推动社会发展D.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023-07-20更新 | 441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亚商贸通道示意图

——据【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

以“丝绸之路”而著称的欧亚商贸通道被冠以多种称呼:“信仰之路”、“和睦之路”“帝国之路”、“危机之路”、“白银之路”、“冷战之路”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这条商路历史的不同理解。围绕历史上的欧亚商路,选择某一称呼或自拟一个称呼,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4 .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这种分布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茶叶贸易路线的不同B.地区方言发音的差异
C.海陆丝绸之路的推动D.欧洲殖民扩张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遗产保护的时空线索

材料   工业遗产是人类发展的“见证者”,1986年开始工业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何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利用不仅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师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通过梳理中西方工业化历程,有学者依据不同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绘制出“工业遗产产生时间线”(甲图),还按照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绘制出“宏观保护理念示意图”(乙图)。


——摘编自徐恺阳等《特色化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价值思辨——以四川机器局遗址为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果让你绘制另一类型文化遗产的时空线索示意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2023-05-05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18世纪的美洲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形成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传染病流行B.人口迁移
C.殖民与探险D.贩卖黑奴
7 . 图1、图2是中国古代两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仔细观察地图,概括两次人口迁徙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8 . 阅读《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
A.罗马帝国和汉朝已有直接的官方交往关系
B.甘英出使大秦首先沟通了中西交往之路
C.丝绸之路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
D.罗马帝国与汉朝的交往仅限于贸易范围
2022-04-28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在民族迁徙的诸多原因中,自然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气候的变化是民族迁徙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根据历史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该论点依据的是( )

A.印欧人的迁徙B.魏晋北方民族大交融
C.阿拉伯人的扩张D.蒙元的南征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来文化传入中国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文化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汲取营养,先后融合了多种外来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强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