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统治者重视编写蒙学读本,编者多为知名儒者、才高博学之人,如司马相如、班固等都曾编撰过蒙学教材。编者充分考虑到了初学儿童的接受、理解能力,大多数读本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以韵文形式出现,便于儿童诵读记忆。编者还考虑到儿童的兴趣爱好,如识字读本《急就篇》,在让学童认识生字的同时,还教给学童姓氏名字、服器百物名称等知识。《急就篇》姓名中还体现了时代特色,如“桓贤良、程忠信、樊爱君、崔孝让”。

——摘编自贺科伟《汉代蒙学识字读本出版及其特点浅述》

材料二 下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真正意义的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04年出版,初等小学教科书,共10册)的部分课文选编:


篇名内容
第四册二十三课中国我中国居亚洲之东。五千年前文化已开。地球最有名之古国也。吾既为中国之人,安可不爱中国。
第六册二十课汽机英人瓦特,少时见壶中蒸汽,怪之,镇坐炉旁,以求其故,久之大悟,乃创汽机。
第九册二课政体国家之事,谓之政。政有三权。曰立法,曰行政,曰司法。
第九册三课法兰西法兰西,欧洲之望国也。文物制度,灿然具备。各邦多取法焉。其民性刚而轻。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蒙学教材编写的特点。
(2)据材料一、二,归纳清末蒙学教材相较汉朝呈现出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蒙学教育的社会功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瑞典的死亡率与人口情况图

材料二   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情况

   

——摘自王金营等《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现状、特征、影响和挑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瑞典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显著特征并简析其成因。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口迁移对文化产生的共同影响。
3 . 从古至今,中国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既是中国的政治承诺,更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使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唐时期开启了中国古代外交的崭新阶段,使中国古代外交突破了本土和东亚的范围而开始走向世界。此后在汉唐一千余年中,中国的外交触角西向伸入了中亚、西亚诸国乃至非洲和欧洲;东向及于三韩、日本等国;南向及于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和南亚诸国。正是在汉唐时期才奠定了中国古代与外国的基本外交格局。

——黎虎《汉唐外交与外交制度论略》

材料二:“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抛弃我国的传统外交政策,即‘孤立’政策。……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种趋势,即各大国都在形成联盟,不断增加其海陆军备。另外,现在的战争常常会突然爆发,这是前所未闻的。因此,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如果还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愿意接受……避免与外国同盟的政策,那么我认为这个国家太自满了。”从这篇讲话中可以看出,《英日同盟条约》是当时外交部的大政方针之一,其目的是使英国摆脱孤立的地位。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英国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协约》。第三步是《英国与俄罗斯帝国协约》。考虑到当时英国面临的危险,必须承认英国外交的深谋远虑。

——[英]罗伯特·莫厄特《欧洲外交史1815——1914》

材料三:此次沙(沙特)伊(伊朗)在北京的对话并达成协议。为双方后续合作打下坚实基础,翻开沙伊关系新的一页。为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实现睦邻友好树立了典范,有利于地区国家摆脱外部干涉,把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沙伊双方再次强调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及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中方对此表示高度赞赏和祝贺。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沙、伊三方联合声明》


(1)阅读材料一,用史实说明汉唐时期“中国外交触角伸入中亚、西亚诸国”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指出唐都城长安当时的国际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抛弃“孤立”政策“第一步”后的外交举措,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根据材料三,归纳沙特与伊朗此次协议达成得到“中方高度赞赏”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外交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2023-05-23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前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林则徐翻译的《四洲志》中,第一次在中国介绍和传播西方图书馆。
1847上海天主教耶稣会设立第一家近代图书馆——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1896梁启超发表的《西学书目表》,可以模糊地看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综合性图书三大基本部类的雏形;对近代目录学和分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899清政府号令全国书院改变原有藏书形式,开始逐渐过渡为近代学校图书馆。
1915教育部颁布《通俗图书馆规程》,规定各省治、县治通俗图书馆,储集各种通俗图书供公众阅览;对私立图书馆作出了规定。
1919教育部公布《全国教育计划书》指出:图书馆之启导学术,其功用等于学校。
1924李日垓在云南腾冲县和顺乡建立了和顺阅书报市,是中国最早的农村图书馆。

——摘编自王平、王雨潇《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社会起源》

材料二   1653年,曼彻斯特市成立了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切塔姆图书馆,这是英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1669年,作家约翰·伊夫林提出为公共图书馆立法的建议,此后,主张以公共税收来维持免费图书馆的建议增多。18世纪,工业和科学的发展逐渐战胜神学,人们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于是,英国逐渐产生教区图书馆、咖啡屋、慈善学校和机械工人学校等各类信息传播载体。1850年,尤瓦特提交的《公共图书馆法》议案经过议会的反复斗争最终被认可,英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法令生效。此后,英国的议会文化使得公共图书馆大行其道,公共图书馆迅速成长,到19世纪末,英国公共图书馆数量超过100个。

——摘编自《英国公共图书馆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图书馆兴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19世纪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图书馆所承载的社会功能。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与八卦等理论。从文化整体观的角度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注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和谐,带有某种类似经验性、直觉性、模糊性的特质。从历史趋向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一贯向着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的方向发展,注重个人修养,形成了以追求自身强健和延年益寿为目的的民族内向性格;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提倡“胜固可喜,败亦无忧”,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逐渐减弱。

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以西方哲学为基础,在重外在、重分析、重与大自然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注重科学实验、解剖学、生理学以及现代医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就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西方传统竞技体育始终向着竞争性、惊险性、健美性等方面发展。在价值追求方面,西方传统竞技体育文化强调更高、更快、更强,忽视了竞争中的道德教育,提倡竞争,超过对手。

——摘编自陶晓雯《试论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的社会变迁削弱了竞技体育与宗教、教育、娱乐等依附载体之间的诸多联系,竞技体育形态在人文思潮的浸润下呈现出了近代完整形态一独立性。一方面,西方竞技体育对其他事物的依附性减弱;另一方面,其运动方式逐渐丰富。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古罗马体育被重新发现,学界谓之找到了“现代体育的开端”。在西欧文明“脱胎变骨”的同时,西方竞技体育的文化影响力从区域化的地中海文明向外辐射整个欧洲大陆,而竞技体育的形态特征也从区域化转为地域化。具体表现为:运动形态独立性的呈现;观念形态规范性强化;组织形态专门性显现。

——摘编自刘为坤《论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形态之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和西方传统体育文化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竞技体育向近代化转型的背景及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知识,谈谈中西体育文化对你的启示。
2022-06-07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福建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6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引文


材料   来源
引文内容
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子·离娄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材料二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各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

——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齐桓公当政时期,在临淄的稷门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而得名。当时稷下曾先后存在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以及博学而无所归属的学者。在稷下有定期的学术集会,稷下学宫的讲学已经超出了一般私学讲学的水平,显得更为正规。为了鼓励学者们进行理论探讨,齐国君主让学者们“不治而议论”,即不担任具体职务,却可以对国事发表批评性的议论。齐宣王当政时,齐国势力强大,却能向士人折腰求作学生。正由于此,致使天下学者竞相来齐。

——摘编自王志民《稷下学宫与轴心时代》

材料二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这是长沙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幅楹联。岳麓山在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地,曾建有万寿宫、崇真观。唐末五代时期,僧人智璇等人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建起学舍,后在此基础上扩建诞生了岳麓书院。

北宋咸平二年,潭州太守李允主持了书院最大一次扩建,还请得国子监的《义疏》《史记》等典籍,正式建立藏书楼于讲堂之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因办学成绩卓著,风闻天下,皇帝召见了书院山长周式,并赐予御笔亲书的“岳麓书院”匾额。书院还“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七十二贤是孔子门下德才出众的学生,十哲指其中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并供祀本学派大师以及忠臣学者……这里走出了王夫之、曾国藩等一大批风流人物。后人称赞说:“使里人有必葺之志,学者无将落之忧。谁谓潇湘?兹为洙泗。谁谓荆蛮?兹为邹鲁(洙泗、邹鲁都代指孔孟故乡)。”

——摘编自朱汉民《岳麓书院》


(1)根据材料一,归纳“稷下学宫”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岳麓书院建设过程中的特点,并分析岳麓书院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
2022-04-07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印度是世界棉纺织贸易中心。早在公元前6世纪,印度棉纺织品销往埃及、红海和波斯湾沿岸的港口,并被转运至欧洲。公元1000年后,棉纺织业逐渐突破家庭生产,作坊制日益普遍。许多作坊出现职业织工,专门为国内外的贸易供货,并形成特色棉纺织产业,如孟加拉因优质的细平布而闻名。同时,由商业资本组织起来的运营网络,将农村的纺纱工、织工与城市的商业联系在一起。在工业革命前,印度常以棉布作为贡品和实物赋税,棉布甚至被当作货币使用。马可·波罗曾评论,“印度棉布是世界上最精细最美丽的棉纺织品”。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   16世纪中后期,棉纺织技术传入英格兰,英国棉纺织工业产生。1760年后,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先后发明,推动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发明突破了棉纺织工厂的区位限制,银行为主的信贷创新则为蒸汽机的使用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了主要资本来源。在棉纺织业发展过程中,英国以原料低成本进口、国内加工成品后再向殖民地和其它区域出口的模式,将棉纺织品贩运至全球各个角落。1700年,英国进口原棉139.6万磅,至1819年高达近1.5亿磅;棉纺织品出口总值从1780年的约35.5万英镑,剧增至1830年的4100多万英镑。

——摘编自20225月发布的推文《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产业的体系化创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古代印度棉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到19世纪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3)从文明交流与演进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中棉纺织业发展历程对你的启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深圳是座迅速崛起的移民城市,深圳人以其开放性的态度促进文化的流动。携带不同文化的移民们,在日常交流中吸收对方先进的思想观念,避免自己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文化和固定的模式。深圳提出“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一极具包容性的口号,铸就了移民城市的活力与向心力。移民文化以其包容性为移民城市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由于与香港紧密相连的地缘关系,深圳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同时又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的窗口。深圳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吸收西方先进理念与传播中国优秀文化齐头并进;移民文化以其创新性为移民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摘编自刘志山《移民、移民文化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

材料二



新加坡价值观培育研究内容覆盖情况图

——摘自冯博《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培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深圳移民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化移民对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培育的历史因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中博士任教授,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当政时又增至三十人。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起初,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往往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汉代太学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在汉代太学执教的博士,一般来说质量较高,其中不乏一代儒宗学者。随着太学规模的扩大,愈加重视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

材料二

1949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教育“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1957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5《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改革的重点是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扩大高校自主权,开放社会力量办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编自蒋纯焦《新中国70年教育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太学发展的表现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教育政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