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运输方式主要依赖于骆驼商队,其特点是路远、时长、量小,只能以价高、量轻的奢侈品为主,与普通民众关系不大。而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远洋海舶,载重量多在200吨以上,货运量大,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因而进出口商品扩大到一般民生用品中,中外交道和贸易的性质也从原来的奢侈品贩运转变为规模性日用品贸易。两宋时期,以手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商品生产能力是这种规模贸易的支撑力量。

——摘编自柳平生、葛金芳《试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内在经济动因—兼论两宋经济结构变迁与三大文明竞争格局形成》

材料二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各国人民“心联通”不断走深、走实。这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明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十年。目前中国已与14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订文化和旅游协定或谅解备忘录,中国“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

——摘编自程佳《"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描绘美美与共、文明互鉴新画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贸易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加帝国修建了贯穿全国的道路驿站系统,它的使用严格限于印加政府官方业务,如运送军队、人员等,印加平民不得将道路用于私人目的。印加帝国任命官员负责检查帝国道路驿站系统,而这些道路的修建和维护都是由当地冲抵税赋的印加男性平民承担的。

这些道路起着良好的通信网络的作用,因此可以迅速解决任何叛乱、入侵或自然灾害,印加帝国统治者可以很容易地维持秩序。首府库斯科城颁布的法律通过驿道系统也可以迅速在整个帝国范围内传达,直到社会的最底层,确保了这些法律的执行和遵守。直至今日,仍有500多个村庄特别是马丘比丘古城附近的居民们还在使用部分清晰可辨的支路。

——摘编自《安第斯文明(十四):印加文化()

材料二 印加之路的修建和维护是在印加人的监督下由当地劳役承担的。考虑到当时既无有轮货车,也没有铁质工具,更缺乏大型的动物以供驱遣劳作,一切都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印加之路无不体现了印加人的智慧和协作精神。印加之路从印加帝国诞生以来,就与印加帝国相生相伴,如同帝国肌体内的血脉。而一旦肌体遭遇损毁,血脉也将不复存在,并且,这些延伸至肌体神经末端的血脉,很可能成为病体入侵的方便之门。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到达印加帝国,沿着印加之路,殖民者很快找到了进入帝国的捷径。本已因内战而元气大伤的印加帝国,在殖民者的枪炮下很快解体。

——摘编自春平《印加之路迎向太阳神的光辉》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加驿道修建的利弊。
3 . 上海海关报告中1882—1891年外地人在上海活动的数据统计,广东人主要从事职员、外语通、餐馆老板,宁波人主要从事买办、裁缝、男洗衣工,苏州人主要从事女佣、刺绣工、头饰加工……这说明当时上海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A.知识阶层成为移民主体B.移民逐渐年轻化
C.经济因素成为主要动因D.限于近距离流动
4 . 有学者论及美国文化时说:“在一个乐团中,每一种乐器都有它基于不同质料和形式的特定的音色和音调;每一种乐器在整个交响乐中都有它适当的主题与旋律。在社会中,每一族群都是一种天然的乐器,它的精神和文化就是它的主题和旋律,它们的谐音、非谐音和不协调和弦造就了文明的交响乐。”这一观点(       
A.意在强调欧洲文化是美国社会主流文化
B.主张融合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为美国文化
C.忽视了美国移民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D.体现了尊重族群文化差异的文化多元观
2023-04-24更新 | 595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所示是联合国难民署提供的20042018年全球流离失所人口统计。其中,2018年被追流离失所人口数,已超过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任一国家的总人口。这反映了(     

   

A.战争与地区冲突多B.联合国注重救助经济难民
C.难民问题的严重性D.战争使难民数量逐年增长
2023-04-23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经历了两百年左右的向海外移民时期。海外移民通常是由某一城邦发起的,它提供船只和所需各项生产资料,被称为母邦;母邦把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它被称为子邦。母邦可从子邦地区获得粮食及铜铁锡等原料,同时以本土所产工业品和油酒之类与子邦相互交换。由此可知,希腊的海外移民运动(     
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加剧了城邦间的社会矛盾
C.开了对外殖民历史先河D.促进了古代希腊人的形成
7 . 自2005年以来,德国制定政策,允许投资德国公司并带来益处的外国公民在3到5年后获得德国绿卡;欧盟委员会也制定和实施了《全球移徙和流动办法》,支持与新兴国家发展“流动伙伴关系”,更好地解决外国出生者融入劳动力队伍的问题。这反映了(     
A.欧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B.南北国家经济差距的缩小
C.全球劳动力流动的扩大化D.跨国公司对移民的依赖性
8 . 唐朝时,胡商遍布长安东西二市;北宋首都东京城的商业空间较长安大为扩展,而胡商的身影却大为减少。这一变化折射出(     
A.商品经济规模萎缩B.传统陆上商路受阻
C.市坊分离制度解体D.外交政策趋向保守
2023-04-23更新 | 244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这些新殖民出去的城邦和母邦间相聚遥远……彼此充斥着恩怨和矛盾,有时还会发生战争,但是希腊人为了使自身同非希腊的野蛮人相区别,有意保持了强烈的希腊性。”为此,希腊在地中海世界的各殖民城邦跋山涉水来到奥林匹亚圣地,参加那里的宗教盛宴。由此可见,希腊的殖民活动(       
A.延续了母邦政治制度B.推动希腊文化传播
C.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贯穿着民族认同感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两千纪,欧亚大陆古老、成熟的农耕文明被游牧民族入侵,从而进入混乱时期。由于铜和青铜昂贵而又稀少,因而不能广泛地用来制造武器和工具,这就使武器实际上为君主及其政治、军事集团所垄断。总人口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武装起来,这样小范围的武装在面对全体武装的游牧民时,力量显然过于微小。同时,昂贵的价格也使得铜和青铜器无法投入农业生产,生产率受到严重地限制。马的驯养与铁质武器的发明,为游牧民族发起席卷诸文明中心的大规模的入侵浪潮提供了绝佳的契机。与农耕社会传统的步兵作战相比,游牧民族数量庞大的骑兵来去如风、机动性强,使得农耕民族常常陷于被动;此外,游牧民族兵农合一的传统使得他们能够相对轻松的召集起一支不小的队伍,而农耕民族军队少了根本打不过,军队多了又养不起,大多数时候都只能被动防御。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亚历山大通过东征打通了由印度至尼罗河的广大贸易区,在广袤的地域内,西亚、中亚、小亚细亚、印度等各地区、各国的民族与希腊各城邦之间的经济贸易普遍加强,其统治区域内出现了众多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心。亚历山大为加强其在东方的统治,还大力推行融合政策,在亚历山大帝国中沿袭了东方专制帝国的旧日规,建造了一个同时具有东西方特色的大帝国。随亚历山大出征的不仅有士兵,还有希腊学者,他们搜集资料、采集标本,这种活动扩大了希腊人对东方的了解,也扩大了人们的地理空间概念,开阔了古代科学知识范围。但同时,亚历山大的东征还是一次希腊奴隶主阶级的侵略战争,战争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摘编自傅利华《略评亚历山大东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游牧民族得以入侵古老农耕文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文明交流对当今中国发展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