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1415年,东非麻林国遣使献麒麟于中国皇帝,轰动京师。这件外交佳话的背景是
A.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
B.郑和下西洋,发展了中国与非洲的交流
C.戚继光肃清东南沿海倭寇
D.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2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不同民族在历史演进中互相交流、交融,共同筑成灿烂的中华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魏晋以降,由于北方人口的南迁,南方各民族间的接触、碰撞、融合一直在或紧或慢地进行……唐代开始,中央政权加强了对东南区域的经营……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向南方的移民规模扩大、速度加快,民族融合的进程也因之加速进行。华夏文化也就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这一区域传播,其主要表现是汉族南方诸民系次第形成,一些南方少数民族也发展成熟,奠定了南方民族关系的新格局。

——谢重光《唐宋时期南方民族的新格局》

材料二   松赞干布之所以会从威逼唐朝转变为“渐慕华风”,并主动表示愿意为唐朝贡献自己的力量,主要取决于如下几方面因素:其一,受到诸多少数民族政权到长安朝贡聘问的影响……其二,文成公主的影响。

——崔民德《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南方民族新格局”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松赞干布对唐态度转变的原因,并分析唐蕃关系改善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