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史书所记载的元代行省“分镇方面”,具有“方面之权”,不是指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是蕴含着行省官员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当然,世祖(忽必烈)朝以后,行省往往演化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该学者意在说明元代行省(       
A.开近现代省级行政区划之先河B.使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C.具有中央和地方机构双重性质D.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2 . 有学者论及某制度,“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意在强调该制度(     
A.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沿用
C.使地方缺乏自主不利地方政事推进D.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3 . 《元史·地理志》载:“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这论述的是
A.腹里B.宣政院C.土司D.羁縻府州
4 . 元代建立后,元世祖在朝廷中设中书省,并由其管理全国政务。之后频繁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元世祖后期,行省具备“分镇方面”“方面之寄”权利,行省的治所多在水陆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地。据此可知,元代行省的设置(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2022-04-22更新 | 705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2届高三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278年元世祖之孙铁木儿不花领扬州行省兵一万,赴江西行省以备战守;1297年元廷又命湖广行省遣军代戍属于云南行省的八番、顺元等处。材料说明元代
A.宗室力量强大,民族矛盾尖锐B.军队体系混乱,战斗能力下降
C.掣肘地方军队,加强中央集权D.换防行省戍军,确保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1262年元朝中书省的官吏任职情况。这可以说明元朝
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
不花(蒙)忽鲁不花(蒙)史天泽、(汉)耶律铸(契丹)塔察儿(蒙)王文统(汉)赛典赤(回回)商挺廉希宪(汉)粘合南合(女真)阔阔(蒙)张文谦(汉)的:张启元(汉)商挺(汉)杨果(汉)
A.注重发挥汉族地主的作用B.民族关系平等友好
C.中枢权力由汉族官僚把控D.中央地方分权制衡
7 . 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限管理,其中管辖西藏的机构是
A.宣慰司B.宣政院C.中书省D.理藩院
8 . 《元史·桑哥传》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元史·百官志》载:“因唐制吐番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下列对上述两则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两则有关宣政院的史料相互矛盾B.唐代由宣政院负责接待吐番使者
C.元代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D.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始于唐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