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单元复习与测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指出:“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在保证实施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国际间的争端没有理由不能够协商解决。”这次发言(     
A.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B.成功推动了朝鲜问题解决
C.拓展了中国对外交流的空间D.使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
2022-08-15更新 | 1273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银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55年初,美国加紧在国际舆论上攻击中国,捏造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等。美国此举的直接用意在于
A.破坏万隆会议的召开B.将“冷战”思维引向远东
C.加强对中国的包围封锁D.离间中国与苏联的关系
3 .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标志着新中国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
D.体现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4 . 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500多场战争中70%都有大国的参与。而二战后的几十年来,不仅没有发生全球性的战争,有大国参与的局部战争不到三分之一,很多都是小国之间的冲突或内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国
A.忙于医治战争创伤B.没有结成军事集团
C.军事实力普遍削弱D.受到联合国的约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向一种真正的全球性体系平稳过渡……使最小、最无足轻重的成员国也感到它们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材料评述的是
A.雅尔塔体系B.一战后的国际联盟
C.当代的联合国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 . 下表是中法建交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由此可见,中法建交
1950年1月法国准备承认新中国,美国政府坚决反对
1950年6月法国决定暂时放弃对承认新中国的考虑
1963年12月12日中法双方在瑞士举行建交谈判
1964年1月21日美国政府已照会法国政府,反对法国同中国建交
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中国签署了建交公报

A.反映了美法同盟逐步走向破裂B.关键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C.标志法国完全摆脱了美国控制D.展现世界多极化趋势渐进过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元朝起初在南方主要港口设七个市舶司,后来合并为泉州、庆元、广州三处。还制定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出海贸易的船只、人员、货物,发给公验、公凭。对外国商船载货进口,依例抽分,返航时由市舶司发给公验、公凭。这表明元朝
A.加强对外贸易管理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外贸易往来频繁D.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8 . “顾全大局的克制,谋求团结的诚意,求同存异的耐性,再加上恰如其分地揭露和反击,这一切为会议排除障碍获得成功打开了道路,也使周恩来受到各国代表的普遍景仰和尊重。”这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方针
A.打破了美国等孤立中国的意图B.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C.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实事求是D.与不结盟运动的精神高度一致
9 . 1969年,尼克松总统上任伊始即指示基辛格“试探重新与中国人接触的可能性”。7月,美国宣布对中美之间人员往来和贸易交流放宽限制。1970年1月,经美方首先提出,中美大使级会谈在华沙恢复举行。上述史实印证了
A.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已经破产
C.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
D.中国重返联合国威望空前提高
10 . 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国家的统治者同新兴的商业资本家结盟,从政治上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该经济政策
A.有利于为工业革命积累资金B.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支持
C.在工业革命过程中逐步确立D.有助于缓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2019-08-07更新 | 639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西省朔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