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单元复习与测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814年,欧洲各国君主沉浸在战胜拿破仑的喜悦中,纷纷派出代表集聚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会议期间,除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从未正式召开过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俄、英、奥、普领导人在幕后决定,许多决定是在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书房里成交的”,被称为“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由此可见(     
A.大国强权为一战埋下伏笔B.开创协商解决争端的先例
C.大国协商一致原则的初现D.近代外交制度的逐渐确立
2 . 元丰元年(1078年),宋朝颁布禁令:“诸榷场除九经疏外,若卖余书与北客,及诸人私卖与化外人书者,并徒三年,引致者减一等,皆配邻州本城,情重者配千里。许人告捕,给赏。”元祐四年(1089年),出使辽国的苏辙发现其兄苏轼的《眉山集》“已到此多时”。这表明在此时期(     
A.民族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主流B.宋辽边境贸易走向衰败
C.出版行业受到政府严格监管D.宋辽和平局面即将终结
3 . 1951年《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指出,“有独立语言而尚无文字或文字不全的民族,一面着手创立文字和改革文字;一面得按自愿原则,采用汉族语文或本民族所习用的语文进行教学”。这一规定(     
A.体现了国家的统一性B.有利于文字的继承发展
C.反映出文化的民族性D.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2022-08-29更新 | 1159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4 . 1956~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通过演出、座谈、访问等活动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好、和平相处的愿望。同时,中国也邀请拉美国家相关人士来中国访问考察。中国此举(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拓展了民间外交的新空间
C.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封锁和孤立D.旨在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2022-08-17更新 | 1463次组卷 | 18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专题五 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6世纪,英、法、德等国的传统大学开始受到政府控制、干预,不少地区学生被明令禁止进入对立教派大学学习,数十所大学由国际大学转变为国内大学。大学的地位也逐步上升,成为服务于地方政治和地域发展的有效载体。这反映出欧洲
A.民族国家兴起推动大学的世俗化B.世俗教权突破了政治束缚
C.高等教育由平民化转变为精英化D.民主思想促进教育近代化
2022-06-27更新 | 2703次组卷 | 30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谈及帝国主义对中国承认问题时表示,“只要它们一天不改变敌视的态度”,就不给它们“在中国以合法地位”。他相信根据这种逻辑思考外交,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解放,才能说中国人站起来了。符合这一逻辑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2022-02-24更新 | 1229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