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兴文教,抑武事”这一基本国策的指导下,北宋取消了应举者的门第限制,使平民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大为增加,并吸取了唐代不第进士黄巢反叛唐政府的历史教训,于是在科举考试中录取特奏名的情况越来越多,到真宗朝中后期,逐渐形成制度...据有关学者的初步统计,两宋科举共录取了十一万人左右的合格者,其中正奏,名进士和诸科约为六万人,特奏名进士和诸科约为五万人,特奏名占了全部登第人数的约百分之四十五。

“熙宁变法”后,特奏名殿试亦与正委名进士一样,改试策一道,策题也较正奏名容易得多。神宗元丰年间(1078- -1085),一次特奏名殿试,一位七十余岁的老儒,在试卷里只写了“臣考矣,不能为文也,伏愿座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几个字,就获得“特给初品官,食体终身”的优待,说明特奏名考试基本上徒具形式而巴。特奏名录取的人数虽很多,但对他们的投官却很低,部分特奏名甚至只有虚衔,不予实职。

——据裴淑姬《论宋代的特奏名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特奏名制度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特奏名制度对宋代政治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的沿海及江南等经济富庶之地大都落入了日军之手,再加上口岸被封锁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剧了后方的粮荒,使得粮价昂贵,囤积之风盛行。为了稳定粮价,满足军队和公职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国民政府进行了农业税改革。1941年4月,国民党中央第五届八中全会决议将各省田赋暂归中央接管,并斟酌战时需要,依各地生产交通状况,将田赋之一部或全部征收实物,同时成立财政部田赋管理委员会作为全国最高的田赋管理机构。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以及政府与粮户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分歧,难能可贵的是,在中华民族的特殊时期,各方都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使改革得以成功实施。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农业税改革的原因和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农业税改革的作用。
2021-09-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系。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中。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映的。

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在西汉初,除男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文帝称帝之后,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此后,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自隋定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摘编自靳生禾《中国古代的变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2021-06-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材料庆历四年,知制诰欧阳修等人起草并颁布贡举新制,使得科举考试各方面都有了参考标准。陈植锷在《北宋文化史论述》中对庆历科场新制的内容作一详细的录入:进士(省试)试三场,不改封弥、誊录制度。考试顺序为:先试策三道,一问经旨,二问时务;次论一道;再诗赋各一道。关于旧时的试帖经、墨义,今统统取消。关于各场的评判标准:初场引试策,先次考校。内有文辞鄙恶者,对所问不备者(谓十事有五项以上不对者),误引事迹者(谓十事误引五项以上者),虽能成文却理识乖谬者,杂犯不考式者,凡此五等,并不更考论。对于论,内有不识题者,文辞鄙恶者,误引始者(十事误引三项以上者),虽有成文却理识乖谬者,杂犯不考式者,凡此五,亦不更考诗赋。第三场诗赋毕,将存留策、论卷子上与诗赋通考定去留。合格荐名者,出榜告示。

——摘编自许洪波《宋初科考与文赋--以欧阳修为中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庆历年间"贡举新制"中有关"省试"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庆历年间"贡举新制"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五琦于肃宗乾元元年,推行直专卖制度,政府垄断食盐的生产、收购和销售,通过寓税于价的途径获取专卖利益,直接专卖导致部门机构众多,人员臃肿,奸蠹滋生,地方也有较多机会截留盐利。大历十四年,刘晏开始独立执掌全国财政,刘晏盐法改革的核心在食盐的运输体制上,取消政府的运销垄断,实行民产、官收、商运商销的形式,将政府承揽所有环节的直接专卖制过渡到政府与商人共同参与的间接专卖制。政府在统购民户所制盐后如价批发给商人,任其四处贩卖,将商人引入销售环节,确立了国家与商人新的分利机制。

改后的榷盐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史载“晏之始至边,盐利才四十万,至大历末,六百余万。天下之赋,盐利居半。”

——编自宋娟《唐代政府对商品经济的干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盐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刘晏盐法改革的措施,并予以评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契丹人属于渔猎游牧民族,辽建立后,其版图既包括了北方广大的游牧渔猎区,又有原渤海国和幽云十六州这些社会发展水平远高于契丹人的农耕地区。为了巩固统治和维护契丹贵族的政治地位,除了在渤海和幽云十六州地区实行汉官制度外,辽朝统治者为保留部族组织,在部族权责子孙中量材授官,继承氏族社会阶段的世选传统,在部族官员任用中实行世选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浅谈辽代世选制度》

材料二   辽国的科举制度,有一个从权宜向定制发展的过程。会同初因急需选汉士为汉官治汉地,故在幽蓟地区以科举选拔士人,保宁八年,"诏南京复礼部责院",正式建立了主持科举考试的常设机构。圣宗统和六年,"诏开贡举",科举已成定制。太平十年,"诏来岁行贡举法",制度已趋健全。统和二十七年是辽朝殿试的开端。是年,""御前引试刘二宜等三人"。兴宗重熙五年……则是由皇帝亲自出题举行殿试。考试科目在圣宗时以词赋为正科,法律为杂科。后则借鉴宋朝,"程文分两科,曰诗赋,曰经义,魁各分为"。

——摘编自《中国辽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辽朝选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朝实行科举制度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玄宗即位之初,承“天后、和帝之乱”,面临的是和“仓廪空虚”和“户口流散”的艰难状况。为此,唐玄宗开元时期作了如下改革调整:三年,“钱谷、刑狱等事”,不再由中书省“宣付诸司处置”,而是“候旨敕施行”;“巡察使出,宜察官人善恶。其中有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者……并访察闻奏。”九年,通过收回现有官田、组织新的官田屯垦以及鼓励垦荒等方式来扩大可控的土地资源,并进行实际给授。十四年,河南、河北发生严重水灾,朝廷重视赈灾的同时,除修缮原有水利设施外,又开展大规模的水滨、滩涂等地的改造与开发。

——摘编自丁俊《垦田安民:唐玄宗开元时期的官田屯垦和户口整顿》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开元时期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唐玄宗开元时期改革的积极意义。
2020-12-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材料   王莽建立“新朝”(8—23年)后,为了缓和西汉末年以来日益加剧的土地兼并等社会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王莽新政、“托古改制(仿照《周礼》改革)”。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恢复“井田制”。实行五均制,在长安、邯郸、洛阳、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其职责是按工商各业的经营情况征收税款,管理市场物价。由政府办理贷款,如果百姓办理祭祀、丧葬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者,可以向政府借货,实行无息或低息政策。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以“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改革,发行20多种货币,价值比例十分不合理,货币贬值严重。由于王莽改制竭力复古,不切实际,所用非人,触动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加之自然灾害非常严重,导致改制的最终失败。

——根据百度百科改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莽改制的措施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王莽改制中获得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救助作为一项国家制度,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初,创新发展于21世纪初。1955年,山西省高平县米山乡最早实行社员群众出“保健费”和生产合作社提供“公益金”补助的办法,建立起了当地的集体合作医疗制度。1960年,中共中央转发了卫生部《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议的报告》及其附件,称这一制度为集体医疗保健制度,要求各地参照执行。从此,合作医疗便成为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制度。到1976年,全国已有90%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渐衰落。1979—1985年,全国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行政村由90%锐减到5%,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消亡的危险。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曾尝试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制度,但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成效不彰,重建后的合作医疗主要立足于个人缴费。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此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后医疗保障制度出现曲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当前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