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府兵制起源于北魏时期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当兵成为鲜卑人的专利,这种政策明显地带有民族隔离色彩。开皇元年(581年),为了集兵权于中央,隋文帝建立十二卫,实行以卫统府的军事制度,通过这个机构,把征发、调动和指挥全国府兵的大权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对府兵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府兵是当时的职业军人,兵士都由军府统领,并不列入各州县户籍,兵士的家属也随营居住,居无定所。改革以后,军人除仍保留原有军籍、隶属军府外,同时与其家属一起编入各州民户,可以按均田令分得土地,平时从事生产劳动;并按规定轮番到京城宿卫,或执行其他任务。经过隋文帝的改革,府兵制得到了充分发展,从西北关陇一隅推广到全国广大地区,兵农合一,亦兵亦农。

——摘编自靳玉峰《历代兵役制度概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时期府兵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时期府兵制改革的意义。
2021-06-0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信息质量监测 (四)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料记载,“(北宋)靖康末,卫士仅三万人,及城破,所存无几……(南宋高宗)始置御营司,以总齐军中之政令”,御营司直接把调兵权和统兵权合二为一,成为最高军事机关,御营使一般由宰相兼任。南宋学者吕中指出:“国朝兵权,隶于三卫,本之枢府,枢府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三衙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今不复三衙,而别置御营司,分委之枢府,而置御营使,其后专掌兵权,枢密不得而豫。”但未过多久,御营司的权力一步步被原来的军事权力机构三衙、枢密院收回。时人日:“议者以本朝故事,分为两府,又置御营使,是政出于三。”宋高宗时期的中枢军事体制的改革,完全是为了应付紧张危急的战争局势、将杂乱独立的军队整编成国家正规军而实行的。这一军事改革后,南宋朝相权随之扩大。

——摘编自《从北宋灭亡的变局,看宋高宗时期的中枢军事体制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高宗设置御营司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高宗设置御营司的影响。
2021-05-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朝建立后,立即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自北魏以来行之有效的均田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实行“大索貌阅”的户籍制度,采取“轻税之法”,减轻直接生产者的负担;将服役年龄由18岁提高至21岁,服役时间由每年30天缩短为20天,后又规定男子年满50岁者可以纳庸代役;户调从一匹(4丈)减为2丈;均田户始受田年龄仍然保留在18岁。为了防止官吏徇私舞弊,隋朝中央政府制订了具有赋役定额、免役标准、户等高低等指标的“输籍定样”,颁行各地,统一执行。由于隋文帝君臣励精图治,出现了令史学家称誉的“开皇之治”盛况。

——摘编自魏明孔《从义仓设置看隋代制度创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为恢复经济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改革措施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朝的户籍制度在沿袭秦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萧何编制的《九章律》中有一章为《户律》,规定了详细的户籍管理办法,《户律》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从而在基层建立起严密的居民组织。户口登记的内容包括户主、户内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土地、房屋、财产等情况,并以此作为征发赋役的根据。《户律》还规定,所有人都必须登记入籍,隐瞒不登记者当论罪处罚;凡登记在国家户籍上的人口不得随意迁徙,否则将被视为“亡命”,并受到严惩;出游之人必须持“符”,符上记载本人姓名、职务、籍贯以及身高、肤色等特征,以备查验。由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地方上多设三老、县设户曹,专门负责户籍的管理和人口的统计,每年的八月作为全国普遍实行人口调查的月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增减,以保证国家对户口情况的最新掌握。

——据《编户齐民——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完备》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汉朝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光武帝刘秀,遵循“以柔道治之”的方略,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在位期间废除王莽的繁苛法令,恢复汉初的法简刑轻。下诏释放囚徒,有计划、有步骤地七次释放奴婢。发布“度田令”,下令各州、郡清查人们占有土地的数量和户口年纪。为了解决流民问题,政府授给他们耕地,为稳定自耕农,刘秀采取了赐爵的办法。善待功臣,分封功臣为列侯,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只解其兵权。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不顾众臣反对,坚持采用“退贪酷,进柔良”的政策,并通过封赏和不断任用新人的方式逐步淡化旧功臣的影响力。恢复汉初的贤良方正制度,选提官吏;把征辟制度加以发展。采用汉武帝重用内朝官员的办法,加重了尚书的职权,尚书令主赞奏事,总领纪纲,无所不统。有人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光武下诏:“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秀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秀改革的影响。
2021-04-13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40年代,面对逐渐恶化的社会环境,在河南宛西,由自治派发起了一场乡 村自治运动。自治派采用各种方法,将国民党县政府解散或使其瘫痪,成立各级自治领导机构,并通过自办的学校或组织培训班来训练干部。创办民团,积极训练壮丁、编练民团,并且 重视培养军事骨干,提高作战能力,以民团武装来抵御土匪、贪官污吏的压迫,以自卫来确保 自治。重新丈量土地,规定土地等级,以等级定税额;同时,对大地主实行累进税;清理金融,控制财政,设置信贷机构,以资助农工生产。通过办教育,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水平,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会治穷致富的本领;采取鼓励措施支持办学,着重发展师范教育。无论军人、百姓,一律不准吸纸烟,只准吸本地生产的水烟、旱烟;衣服都由土布做成;杜绝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的现象。

——摘编自万新方《宛西自治述评》


(1)根据材料,简述20世纪30〜40年代河南宛西自治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40年代河南宛西自治措施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忽辛是元朝回族著名的政治家,于1284年被授予云南诸路转运使。 1297年改任云南行省右丞,开始主政云南行省。此时云南行者内有梁王、云南王等宗室“诸王”,他们在食邑和王府管辖范困内有绝对权力,不受行省约来,广占良田和资源,使得民众“室无宁居”,而各王府的开支完全由行省承担。在行省左丞刘正的协助下,忽辛去掉梁王府“宿卫”的三分之二, 把他们重新编为民户,负担行省的徭役,同时按照军队的花名册,查实军需仓库所在地,分批支给军粮,禁绝官吏舞弊现象。忽辛还下令云南各府州县遍立庙学,选文学之士为教官,因此“文风大兴”。针时云南地方势力强大的现实,他不拘泥于成规。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关系,处决了暗中勾结外贼的马龙州土酋,劝服广南头人沙奴诚心归顺朝廷。总之, “一切病民之政,悉革而新之”。

——摘编自曹相 《元朝回族政治家忽辛在云南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忽辛治理云南的主要举措;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忽辛治理云南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俾斯麦很快就开始了改革;1872年,帝国政府颁布了刑法典;1879年,又颁布了法院的组织法,统一了诉讼以及法院的程序,这使得司法和行政权分离,相互制约,更加公平。18731875年,德国政府相继颁布了货币法以及银行法,实行了以金马克为货币单位的统一币制,并建立了帝国银行。1879年,又通过了关税法,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1881年,颁布了工人伤残病老的社会保险法;1883年,颁布了关于医疗的保险法,后来又有了关于意外事件的保险法以及关于老年和残疾的保险法。1872年到1875年,先后颁布了学校的监督法、五月法令和婚姻法等,用来排除天主教会对世俗事务的一系列干预。改革之后的德国,经济迅速崛起,很快就赶超英法两个老牌国家。

——摘编自《俾斯麦与德国改革》等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70~90年代俾斯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70~90年代俾斯麦改革的积极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安史之乱后,职在监察的诸道观察使多与节度使合二为一,成为阻隔中央与诸州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削弱了中央与州的联系。宋朝重新实行州县建制,州县长官由中央直接派官员担任。同时,全国划分为若干路,诸路作为朝廷派出机构,辖区稳定,拥有常设机关和临事决断的权力。路级机构主要有安抚使司、转运使司、提点刑狱使司与提举常平司,分别管理地方军政、财赋、刑狱、常平仓等,诸司既有专门事任,又具有监察职能。州在一定程度上受本路监司的节制,同时也专门向朝廷负责。地方优先保证中央财政需求,但地方财政的用度差额,则取足于本辖区的赋税收入,中央不直接控制。中央政令,直下诸路、诸州,由路级机构监督诸州执行,诸路监司定期巡历视察,对州县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向中央条陈汇报,还根据实际情况过问处理。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地方行政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地方行政改革的影响。
2021-03-0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铜仁、六盘水市、黔南州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材料隋朝建立后,儒家传统礼仪备受文帝的重视。礼部也因此屡次颁布律令,继承和发展汉代礼仪,使之更加细致,也更加系统化。隋文帝认为,道教思想中追求一体的理念和佛教一不可分的思想与儒家大一统的观念相吻合,因此下诏提倡和保护佛道两教。他摈弃了北周武帝用暴力武断压制宗教文化发展的做法,赢得了广大宗教信徒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各阶层、各方面人们的拥护。隋炀帝担任扬州总管时,团结和招徕在南方有广泛影响的儒、道、佛三教代表人物,修订编纂因战乱散佚损坏的佛教经籍凡四藏,经卷近10万轴。此外,杨广的身边还聚集了大量南方著名文人,称为王府学士,竭力修撰书籍,凡经术文章、兵农地理、医卜释道等,内容包罗万象。

——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文化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文化改革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