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

—《汉武帝传》

材料二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大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班固《汉书·武帝纪》(东汉)

材料三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耗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司马贞《史记索隐》(唐)

材料四   “武帝雄才大略,非不深知征伐之劳民也,盖欲复三代之境土。削平四夷,尽去后患,而量力度德,慨然有舍我其谁之想。于是承累朝之培养,既庶且富,相时而动,战以为守,攻以为御,匈奴远道,日以削弱。至于宣、元、成、哀,单于称臣,稽玄而朝,两汉之生灵,并受其福,庙号“世宗”,宜哉!”

—吴裕垂(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班固、司马贞及吴裕垂三位史家对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分别持何态度?影响三位史家态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材料一 (1177年)《忠愍谥议》:“公之大名、大节、大勋烈,赫赫在目……率毙于权臣之手,天下莫不冤之……而死之日,天下为之流涕……按谥法:‘危身奉上曰忠,使民悲伤曰愍’。公其有焉。请谥以忠愍,谨议。”宋孝宗:“有旨,令别拟定。”(1178年)《武穆覆议》:“功立矣……身必享其利,而子孙且蒙福矣。其有身殁既久,而国愈不忘之者,必其功卓然……兹按谥法,折冲御侮曰武,布德执义曰穆。”孝宗同意,于是正式宣布岳飞谥号为“武穆”

材料二 (1225年,宋理宗在位)《赐谥告词》:“夫何权臣,力主和议,未究凌烟之伟绩,先罹偃月之阴谋……昔孔明之志兴汉室,子仪之光复唐都,虽计效以或殊,在秉心而弗异……英灵如在,茂渥其承,可依前故太师、追封鄂王,特与赐谥忠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南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穆”取代“忠愍”成为岳飞谥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理宗时期高度评价岳飞的原因。
2020-06-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材料 龚自珍(1792—1841年)清末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曾言:“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1813年,龚自珍在《明良论》中第一次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所涉为官之道,入仕之规,治国之策等。他指出,腐败的原因首先在于皇帝视臣下如犬马、奴才,使大臣不知廉耻,只知以言词取媚君上。因此,政事日坏,人才日鲜就是必然的了。龚自珍虽吮吸的是乾嘉汉学浓郁的空气,但封建末世的社会危机感和挽救这种危机的责任感,使他毅然离弃和抨击脱离现实的考据汉学和宋明理学,指斥“著书只为稻粱谋”,“至竟虫鱼了一生”的迂腐学风。对于董仲舒的“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他指出“天地,人所造,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建议根据钦天监中历来彗星运行的记录档案研究其规律,撰成一书,“可以摧烧汉朝天士之谬说矣”。龚自珍在揭露和抨击衰世弊政和士林风气的同时,还大声疾呼,“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奈之何不思更法?”他把一切寄托于希望出现的圣君身上,以劝说皇帝自动改革。但是究竟怎样改革,他却找不出明确的答案。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龚自珍的思想主张。
(2)结合时代背景评价龚自珍的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