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正考父是孔子的远祖,博学多才,文武兼备,曾辅佐过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官至上卿,德高望重。在他任上,宋国崇德法、尚礼义、倡廉俭、戒奢靡、重农桑、修水利,国力日益强盛。但官位越高,正考父修身愈严,律己愈苛,越是谦恭低调,平和有加,俭朴至极。为了惕厉自儆并教育子孙,正考父特意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在接受权位的册命时)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音zhān)于是,鬻(音yù)于是,以糊余口。”最早记录这段话的文献是《左传·昭公七年》,后来司马迁写《史记》为孔子立传作《孔子世家》时,也引用了这段文字,这是因为铭文与孔子的祖先正考父有关,刻有铭文的鼎,就是放在正考父的庙里的。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不是敢于担当。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备注:古代任命官员要举行册命仪式,也就是材料鼎铭中的“一命”“二命”“三命”。经过“三命”,在诸侯国,其地位已经是“上卿”之尊了。)

——依据2017年3月5日《光明日报》李山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等资料综合摘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正考父的美名和故事被广为记载传颂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正考父良吏形象对于党政干部清正履职的启示。
2023-06-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2019-01-30更新 | 2185次组卷 | 22卷引用:青海省玉树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七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