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钱大昕(1728-1804),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针对重经轻史的学术风气,钱大昕主张把史学与经学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以治经方法治史。他将天文、舆地、制度、金石、版本等原本经学的分支学科抽离出来,并使之成为史学研究的辅助学科。对《史记》以后的许多史学典籍,他都一校勘,详为考证。在此过程中,他探寻出了诸多史学考据的具体方法,包括比较法、求源法、钩稽法、归纳法等。在哲学上,钱大昕抑宋扬汉,对宋明理学一套哲理化的理论不满,极力把理学家大力鼓吹的儒家伦理纲常的说教,具体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准则。

——摘编自张涛《钱大昕评传》


(1)根据材料,概括钱大昕的学术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大昕学术主张产生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陈邦瞻,字德远,其父陈旦乃嘉靖贡生,博览经学秦汉之书,精研天人性命之学。陈邦瞻自小聪颖,十岁能文,深得父亲钟爱,“周旋膝下,博览群书”。入仕之后,他居官清廉,并在应天府沈越倡议下,受邀在《宋史》《宋元资治通鉴》的基础上编纂《宋史纪事本末》。陈邦瞻在《宋史纪事本末·叙》中指出:“世变未及则治不得不相为因,善因者,鉴其所以得与其所以失。”他在撰《宋史纪事本末》时,写有4条论赞,从政治、军事策略等方面探讨宋代衰亡的原因。在论述王权更迭时,陈邦瞻指出周的衰亡与秦的崛起是“因其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不是传统的天命观、五行论。陈邦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观点鲜明、直抒己见,如说蔡京的奸诈,“京每闻将退免,辄入见祈哀,匍匐叩头,无复廉耻”。

——摘编自郑彩云《陈邦瞻史学成就述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邦瞻的史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邦瞻取得史学成就的原因。
2024-03-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6月,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自我检讨,“我们国民党革命了十三年,从未有指挥过自己的军队去打仗,差不多全是利用人家来打仗,一旦利害问题发生了,非但靠不住,而且会造起反来。”基于此认识,孙中山彻底放弃了依靠军阀打军阀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加快创建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

——摘编自马苹《孙中山创建新型军队的积极探索》

材料二   1929年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规定:“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毛泽东总结道,“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两年前,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现在红军中党员和非党员约为一与三之比,即平均四个人中有一个党员。”

——摘编自王天宇《中国近现代军事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关于革命问题的总结及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中建立党组织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我党的军队建设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材料   民国初年,《壬子癸丑学制》将实业学校的种类由清末的四类增加到十类,以期提供技术与管理人才,满足民族工业兴起的需要。《实业学校令》明确规定:“女子职业学校依地方情形及其性质参照各实业学校规程办理”“实业学校,以私人或私法人设立者,为私立实业学校”。1921年,女子职业学校达44所,上海市开办的较有成绩已立案的4所职业学校都是私立的。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农业推广规程》改进农业生产办法、提高农民技能、改善农村组织、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抗日战争爆发后,教育部又增设了机器、纺织、制革、造船、飞机、海事、农艺、兽医、水产等专科学校。1941年《修正职业学校规程》规定职业学校每周实习应占总教学时数的50%,各科教学遵循先实习、后讲授的原则。这些体现了民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

——摘编自兰自珍等《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及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实业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实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17世纪的西欧,瘟疫频发,包括神职人员在内的人口,大量死亡,社会经济受严重冲击。面对疫病肆虐,基督教会束手无策,宗教医学毫无成效,使民众对教会的权威性与神圣性产生怀疑,动摇了对基督教的信仰,削弱了宗教医学的社会基础,促进了理性和科学精神的成长。这个时期,为追求现世幸福,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健康、重视医生建议,医学界对疾病的认识也由原来讲求抽象思辨的自然哲学病理观向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病理观转变。在英国,宗教改革打击下教会政治、经济基础被铲除殆尽,宗教医学存在基础瓦解。社会政治环境与观念文化的发展变化,推动了英国防疫对策的转变。英国政府以非宗教手段防控瘟疫-实施隔离、清扫街道、物件消毒、禁止集会、严禁人员和牲畜流动等。尽管有信徒对措施进行抵制,但它依然为政府强行推行,而传统宗教疗法几乎被完全抛弃,世俗医学大行其道。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的防疫对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的变化趋向。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管子·治国》指出:“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他主张对陷入困境的弱势群体提供直接救助,一种是以借贷方式提供生产援助,还有一种是以无偿方式提供生活救助。管仲主张国家建设储备粮库,蓄积一定数量的粮食等物资,一旦民众遇到饥荒,可以及时供给充足的资源予以赈济救助。平抑物价是管仲提出的一种具有保护性质的扶贫举措,主张政府利用财政力量和价格手段调节供求、平衡物价,特别是在灾荒时候,政府要通过平抑粮食价格以保障灾民生活。政府在粮价便宜时买进粮食,增加粮食储备,防止富商大贾借机盘剥百姓;在粮价上涨时抛出粮食,利用粮食差价收益来增加收入、抚恤贫困。管仲的扶贫思想是对先秦社会救助思想的总结,对中国传统社会救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楚子轩《管子扶贫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扶贫主要是用给钱、给物等传统救济方式。这种方式虽可救急,但不能实现真正脱贫。于是,开发式扶贫取而代之,成为扶贫的一项基本方针。这一方针把发展作为脱贫的根本途径,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要使人摆脱贫困,还要使人提高发展能力,融入社会。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扶贫战略,都与国家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时制宜。新中国成立初期,扶贫对象主要是农村无法维生者。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对象逐渐从绝对贫困人口向低收入人口覆盖。在目标瞄准上,先是贫困区域,后是贫困县,再到贫困村,再到户到人。扶贫任务从解决农村温饱转为巩固温饱,再到脱贫致富。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新型乡村旅游扶贫等等,多种多样的扶贫方式有力推动了农民脱贫,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借鉴意义。

——摘编自郝志景《新中国70年的扶贫工作:历史演变、基本特征和前景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的扶贫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