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亦即所说的诸子百家时期,中国思想和文化经历了一次伟大的“突破”。一批.又一批思想家先后涌现并成为中国思想的象征或代表,他们纷纷立说,成一家之言,使中国历史第一次享受了思想自由和争鸣的蜜果,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基因,在秦之后的中国历史中,它或被重新点燃,或被创造性地转化。

——摘编自《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材料二 中国近代思潮承受国族多难的强烈刺激,为了奋起自强,不能不有见贤思齐之想,企能在学得西法之后,保种救国。这一危机感,使许多人扬弃自己传统,拥抱西方文化。于是,视保守为落伍,学西.方为现代,遂成为一时风气,而社会进化论只是这种风气的辩解而已。其后果,则是以“革命”一刃切断过去,但也确实发挥了鼓吹的功效。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次“思想自由和争鸣”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趋势。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上表能够反映古代中国大城市变化的多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3 . 下面是“1851-1903年美国外来移民潮与技术发明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该时期
年份移民增长数(万)年份专利证书增长数
1851—185437.9—42.81851—1856757—2315
1863—186617.6—31.91863—18673781—12301
1879—188217.8—78.91880—188312926—21196
1898—190322.9—85.71898—190320404—31046

A.美国外来移民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B.移民是美国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
C.移民与美国的侵略扩张相伴而生
D.美国一直奉行着积极的移民政策
2021-07-03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三)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中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说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
2019-01-15更新 | 593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20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是1978年和2007年中国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图中数据变化主要得益于
A.新型城镇化战略B.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C.经济的快速发展D.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伏羲氏‘作结绳而网罟,以佃为渔’……

——摘自《白虎通·号》

材料二:考古发现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文化,约为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4900年的农耕橘络遗址,有房基、有灰坑、陶窑……石器以农具为主,包括耕作、收割工具——石斧、石铲、石镰,粮食加工工具——石磨盘、磨棒。

——樊树志《国史概要》


问题:
(1)材料一描述了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材料一属于什么性质的史料?你认为它的历史价值如何?
(2)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生产状况的主要变化是什么?材料二属于什么性质的史料?你认为它的历史价值如何?
7 .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2019-01-30更新 | 3061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拟题精选:第10课 鸦片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019-01-30更新 | 4191次组卷 | 8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2.1和2.2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作业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海洋文明国家有较多的机会见到不同民族的人,风俗不同,语言也不同;他们惯于变化,不怕新奇……海洋文化富于流动,而农业文明之上的文化偏于静定。
——田欣《安土重迁观念的产生及其变化》
材料二     下面是苏格拉底在受审时为自己性命所作的一段申辩。他说:“现在,雅典人,我要申辩,可不像你们想得那样,为我自己的缘故,而是为了你们。……因为你们要是杀死我的话,就不易找到另一个像我这样的人。假如允许我用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总是整天到处盯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的损害将超过对我的残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苏格拉底的申辩反映了雅典人的哪些精神。
2016-09-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1练习历史试卷1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D.反帝反封建斗争对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